讽刺剧

讽刺剧:

喜剧的一个支流,或称讽刺喜剧。

它以夸张的手法组织戏剧情节,表现生活中消极、落后、反动的事物和积极、向上、进步的事物之间的矛盾冲突。我国话剧史上,成功的讽刺剧出现较晚。

李健吾的《新学究》(1937年)的主角康如水是一个迂得悖谬的新学究,他有一个理想,也深感现实完全不是那么一回事,但是他把现实“理想”化了,结果自然到处碰壁。此剧更多的是轻松和机智,但也有讽刺和嘲笑,初具讽刺剧的成份。

夏衍的《赛金花》标明是“历史讽喻剧”,画了一幅庚子事件中的奴才群像,他是用漫画式的夸张手法来写的,讽刺辛辣。抗日战争发生后,陈白尘的喜剧很有影响,其中也有成功的讽刺喜剧,如四幕剧《魔窟》、三幕剧《升官图》。

(参见“喜剧”条)

为您推荐

街头剧(广场剧)

街头剧(广场剧):为扩大宣传效果,突破一般戏剧舞台和剧场条件的限制,在街头或广场进行演出,这种戏剧的形式称为街头剧或广场剧。抗日战争时期,街头剧在我国城乡颇为流行,演出的剧目多为广大群众迫切关心的内容,演出过程中演员..

独角剧

独角剧:三十年代曾在上海剧坛上出现的一种戏剧类型。全剧仅有一个人物,故称独角剧。其台词常为“虚位的对白”,而不是“独白”。亦即其台词是在跟一位虚拟的人物对白,或将“神”做他的对象而成为“祷告”。为了使祷告者的..

文明剧

文明剧:我国早期话剧称为新剧,亦称文明戏。新剧的本义是对于旧有的戏(戏曲)而言;清末新剧兴起以后,上海的戏院刊登演出广告时称它是文明新戏,逐渐成了社会上流行的名词,简称为文明戏。本有褒义,但到1918年随着新剧的日趋衰落..

幕表戏

喜歌剧

喜歌剧:歌剧演出幕间常穿插演出短小轻松活泼取材于民间日常生活的幕间戏,这种幕间戏演员少,剧情诙谐,主要由宣叙调、咏叹调、重唱等构成。这类幕间戏十八世纪开始出现于意大利那不勒斯歌剧舞台,后称为意大利喜歌剧。法国喜..

每周影剧

每周影剧:重庆《商务日报》副刊。1945年8月11日创刊,终刊日期不详。撰稿人有田汉、赵丹、唐纳等。内容主要为抗战胜利后戏剧运动发展方向的讨论。先后刊载了田汉《剧运新阶段》,赵丹《现在是怎样做的问题》,葛一虹《迎接..

戏剧周刊

戏剧周刊:成都《中央日报》副刊。1947年4月5日创刊,同年9月28日第26期后,因协议期满而终刊。陈治策主编,主要撰稿人有陈治策、肖赛、刘盛亚、郑朔等。内容着重戏剧运动的讨论,关于传统戏剧形式的改革和国外戏剧理论的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