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鼓_

太平鼓:中国东北地区曲种。又称单鼓。原为满族祭祀、祈福、驱邪、庆喜的歌舞形式,后传入关内汉族,故有旗香(满)和民香(汉)之分。单鼓有大小两种,鼓为蒲扇形,铁架,皮面或纸面,鼓柄上有铁环,下缀红穗,大鼓伴唱,小鼓用于舞蹈场面。另有铁制腰铃,系于彩裙之上。随腰鼓摆动作响。演出时每人手持单鼓一面,且敲且唱,有领唱、对唱、群唱等形式,兼有民间舞蹈和武术成分,可作就地十八滚等特技表演。唱腔吸收二人转、东北大鼓及东北民歌的音乐成分。唱词内容分内路鼓和外路鼓,前者共九铺(即九回),是必唱的词;后者有14~24铺,可增可减,多叙开天辟地、三皇五帝等远古神话,内含民间故事,如《唐王征东》、《孟姜女哭长城》等。新编曲目有《丰收乐》等。

为您推荐

《三笑》_

《三笑》:中国清代苏州弹词书目。约在清代乾隆、嘉庆时就有艺人弹唱,后书坊竞相刊刻。现存曲本有3种:①《三笑姻缘》,又名《点秋香》,不署撰者,分上、中、下3卷,不分回。②《合欢图》,又名《九美图》、《笑中缘》,12卷,75回,曹春..

天津时调_

天津时调:中国天津曲种。源于明清以来的时调小曲,清末民初形成。除少数曲目二人对唱外,多为一人独唱,伴奏乐器为大三弦、四胡、节子板。唱腔有靠山调、老鸳鸯调、喇哈调、落尺时调等。句式以7字句为主,有长短句相间;板式有..

西河大鼓_

西河大鼓:中国河北曲种。源于清代中叶流行于河北省中部的弦子书和木板大鼓。初名梅花调、犁铧片,一度又称作河间大鼓。经艺人马三峰在唱腔、唱法上的改进与创新,在艺术上日趋成熟。后又形成北口及南口诸派,20世纪40年代由..

云南扬琴_

台湾歌仔_

台湾歌仔:中国台湾曲种。流行于台湾省各地。系福建锦歌、五句落板与当地采茶、褒歌、车鼓、竹马等民间小曲相结合而逐渐形成。主要曲调为歌仔调,7字一句,4句一节,以及四空仔、大调、台湾杂念仔调等,大都源于锦歌。教唱歌仔..

三棒鼓_

三棒鼓:中国湖北曲种。流行于湖北天门等地。源于唐代的三杖鼓。明人沈德符在《顾曲杂言》里已记载了三棒鼓在万历年间的演出情况。清末与凤阳花鼓合流,流传渐广。除东北地区外,全国各地都可以找到它的踪迹,并随艺人流传到..

序曲_

序曲:歌剧、清唱剧、舞剧及其他戏剧作品和声乐、器乐套曲的开始曲。17世纪早期歌剧的序曲是一种简短的开场音乐,无固定形式。18世纪后半叶以后的古典序曲,大多采用奏鸣曲式的戏剧性结构。L. van贝多芬的《埃格蒙特》序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