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上座率:
影片卖座程度。一种判断影片受不受观众欢迎的标准。电影观影人数以座次为单位;每场放映,出售一张票等同于一个影院座位,上座率为衡量影片卖座程度,亦为票房衡量指针。在市场导向的电影市场,上座率可干预每部影片上映天数、场次。
现在一部电影上映之前,最少50%的宣传是要电影之外的。因为大部分看电影的中国观众还是以看热闹为主,只有一小部分,大概100-200万人次是集中的电影观众群。观众看热闹就是看你的行销,看你是否能引起他的注意力。否则,100-200万人次的观众群,最多也就5000万的票房。
电影讲究“阵容”----阵容,决定票房影响力!过去买断影片的时候,发行和放映各分一半票房,改革前不交税,但票价也低。现在票价高了,但上座率下来了,虽然票房高了,但是有泡沫化现象。“上座率,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超过100%,现在北京的影院超过15%就是好的。实质上北京不是座位少银幕少,而是节目挑选余地少。再好的柜台没有好的商品,也没人来。影院的生存依赖丰富片源,发行与放映朝向商业市场运作、才能提高上座率。
为您推荐
非影院市场:指除了电影院放映以外的其他利润实现途径,主要包括:电视播映权、音像版权、海外发行权、网络播映权、后产品开发等等。以好莱坞的运作方式看,电影投资的回收,早已实现了“三三制”,即票房、电视音像版权和海外版..
电影管理体制:是指国家了为促使和保障电影业的健康繁荣的发展,通过一些主管部门和组织对电影的制作、发行、放映而进行的调节和管理,从而形成的一种制度体系。我国目前对电影的管理分为国家行政主管部门的管理和行业自律..
电影发行成本:发行成本就是产生于影片进行市场销量和在影院上映这一时间段所产生的有关费用,其中主要包括胶片洗印费、拷贝复制费用、市场协调监督费用、奖励费用、人工费用、宣传费用、电影在推销成本等等(进口影片还包..
电影复审:电影片复审是电影制片单位和电影进口经营单位对电影片审查决定不服,向国务院广播电影电视行政部门提出重新进行审查的申请,由国务院广播电影电视行政部门的电影复审机构重新予以审查的制度。电影复审具有以下特..
电影制作预算:制作预算是制片人的指南针。制片人在编制预算时,应当假设项目没有任何一笔赞助和置换。就一般意义上来讲,预算是量化表达的(通常是货币金额)、涵盖一个特定时期的计划。对于任何一个公司,都是对人、财、物的管..
电影拷贝使用率:用以衡量发行拷贝的经济效益。拷贝数量的洗印与分发,必须衡量各地域的观影习惯并进行市场调研评估,拷贝使用率愈高表示成本控制愈得当,不致造成拷贝浪费或短缺。多厅影院的经营,也大大提高了单拷贝使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