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7年春,我国留日学生曾孝谷、李息霜等组织的春柳社,在东京演出了小仲马的《茶花女》第三幕。
接着又排演了根据美国小说《汤姆叔叔的小屋》改编而成的五幕剧《黑奴吁天录》,获得成功。辛亥革命后,春柳社部分社员回到上海,和春阳社一起演出《猛回头》、《社会钟》、《热血》等戏。内容多为反抗民族压迫,揭露社会黑暗,受到了观众的广泛欢迎。
一些宣传革命、鼓吹进步的新剧团体风起云涌,一时形成了演出文明新戏(即新剧)的热潮。
袁世凯窃国后,新剧团体多被解散,以上海为中心的新剧运动一度消沉变质。一些剧团为流氓资本家所控制,被迫演出迎合小市民低级趣味的庸俗戏剧。
“文明新戏”从此蒙上了恶名。1917年至1918年,《新青年》发动对变质了的新剧的批判,为新剧运动的重新抬头创造了条件。
新剧作为反封建的艺术,得到了积极提倡,一些暴露社会黑暗、反映社会现实的戏剧作品,体现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精神,受到读者和观众的好评。业余的演剧团体纷纷兴起,专门性的戏剧杂志先后创刊,使新剧运动以话剧为中心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