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剧运动

新剧运动:

1907年春,我国留日学生曾孝谷、李息霜等组织的春柳社,在东京演出了小仲马的《茶花女》第三幕。

接着又排演了根据美国小说《汤姆叔叔的小屋》改编而成的五幕剧《黑奴吁天录》,获得成功。辛亥革命后,春柳社部分社员回到上海,和春阳社一起演出《猛回头》、《社会钟》、《热血》等戏。内容多为反抗民族压迫,揭露社会黑暗,受到了观众的广泛欢迎。

一些宣传革命、鼓吹进步的新剧团体风起云涌,一时形成了演出文明新戏(即新剧)的热潮。

袁世凯窃国后,新剧团体多被解散,以上海为中心的新剧运动一度消沉变质。一些剧团为流氓资本家所控制,被迫演出迎合小市民低级趣味的庸俗戏剧。

“文明新戏”从此蒙上了恶名。1917年至1918年,《新青年》发动对变质了的新剧的批判,为新剧运动的重新抬头创造了条件。

新剧作为反封建的艺术,得到了积极提倡,一些暴露社会黑暗、反映社会现实的戏剧作品,体现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精神,受到读者和观众的好评。业余的演剧团体纷纷兴起,专门性的戏剧杂志先后创刊,使新剧运动以话剧为中心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

为您推荐

戏剧运动的今日与明天

戏剧运动的今日与明天:夏衍着。收入《边鼓集》(重庆美学出版社1944年10月初版)。文章在回顾中国现代戏剧所走过的道路时认为:“‘即于现实,即于人民’,这是我们的传统”。清末的文明戏演员曾为宣传共和而牺牲生命,“从爱美..

我们的自己批判——“我们的艺术运动之理论与

我们的自己批判——“我们的艺术运动之理论与实际”(上篇):田汉着。原载《南国月刊》1930年第2卷第1期。该文是田汉在党的影响下,在无产阶级戏剧运动的推动下,第一次自觉地对自身小资产阶级的浪漫、感伤倾向进行公开的自..

《终身大事》的创作和演出

《终身大事》的创作和演出:《终身大事》是“五四”时期兴起的社会问题剧中影响较大的独幕剧。胡适作剧。原是应留美同学之请用英文写的,归国后译成汉语,于1919年在《新青年》第4卷第6期上发表。《终身大事》的创作受到易..

表现新的群众的时代

分散圈

分散圈:被摄物体上的光点,透过镜头在感光片面上聚成焦点;但这个会聚的小光点不是一个真正极细的点,而是一个极小的圈,这个圈叫分散圈。它的粗细(直径),就是镜头会聚成影纹的粗细。校正精良、像差极少的正光镜头,分散圈皆细。..

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

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毛泽东于1958年提出的无产阶级文艺的创作方法。要求文艺工作者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有机结合起来,以革命现实主义为基础,以革命浪漫主义为主导,从理想的高度反映生活,努力表现新的时代和新的..

曹植

曹植(192—232):三国魏诗人。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亳)人。曹操第三子。封陈王,死后谥思,世称“陈思王”。少有文才,善为诗文,能“定大事”,曹操一度欲立其为太子,后因“任性而行”,失去欢心。曹丕称帝后,受到打击,“汲汲无欢”,郁郁而死。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