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的戏剧节

抗战时期的戏剧节:

1937年12月31日,在中华全国戏剧界抗敌协会成立大会上,决定每年的10月10日为戏剧节。

1938年,上海业余剧人协会、怒潮剧社、四川旅外剧人抗敌剧队、国立戏剧学校先后到了重庆,大批影剧界人士荟萃山城,重庆成了大后方戏剧运动的中心。中华全国戏剧界抗敌协会重庆分会主持了第一届戏剧节的庆祝活动。五百多名话剧和戏曲工作者,参加持续二十二天的演出活动。在庆祝大会后,举行了为期三天的大规模街头剧演出,有二十五个专业和业余的街头剧演出队参加。

特别引人注目的是联合演出了有二百多人参加的《全民总动员》(宋之的、曹禺编剧),演了七场,盛况空前,被认为是“中国戏剧史上的空前盛举”。成都、广州等地也开展了庆祝活动。这以后,从1939年到1941年,以重庆为中心分别举行了第二、三、四届戏剧节的庆祝活动,其中第二、四两届戏剧节规模较大,上演的剧目较多。1942年国民党政府的行政院批复社会部的指令说:戏剧节“未便与国庆纪念合并举行”,从而撤消了中华全国戏剧界抗敌协会关于每年10月10日为戏剧节的决定。

然而进步的戏剧工作者仍然坚持纪念戏剧节,举行各种演剧活动。1943年10月10日,剧协桂林分会在广西剧场举行庆祝第五届戏剧节大会。到会团体有广西省艺术馆、新中国剧社、旅桂剧宣四队和五队、中兴湘剧团等。1944年国民党政府规定今后每年2月15日为戏剧节。

这一年戏剧节,中华全国戏剧界抗敌协会在重庆文化会堂举行庆祝会,《新华日报》为此发表社论《抗战戏剧到人民中去——祝三十三年戏剧节》。桂林的西南剧展,也是在1944年2月15日戏剧节这一天正式开幕的。

为您推荐

《保卫卢沟桥》的创作和演出

《保卫卢沟桥》的创作和演出:1937年七七事变发生后,上海剧作者协会于7月15日召开全体会议决定:由到会的全体会员集体创作三幕剧《保卫卢沟桥》。该剧第一部《暴风雨的前夕》由崔嵬等执笔,第二部《卢沟桥是我们的坟墓》由..

上海戏剧界争取演剧自由的斗争

上海戏剧界争取演剧自由的斗争:国防戏剧运动的开展,遭到了帝国主义和汉奸卖国贼的妒恨。1936年6月,上海星期实验小剧场和蚂蚁剧团先后被上海租界当局勒令停演,文化界和戏剧界人士尤兢、张庚、穆芳、柯灵等人立即在上海各..

蓝衣剧团

蓝衣剧团:1931年秋后,“剧联”在地下党和红色工会的帮助下,于沪东、沪西、浦东等工人区先后组建了浦青、美美、南美、铁工、三友工人俱乐部,绸业工人剧团等七、八个工人演剧团体。因工人通常着蓝衫,统称蓝衣剧团。蓝衣剧团..

工农红军学校戏剧管理委员会

广东戏剧研究所

广东戏剧研究所:戏剧研究和演出机构。1929年2月,国民党广东省政府为改良粤剧提倡新剧而建立。聘请欧阳予倩任所长。下设剧务、编篡、总务三股,并附属戏剧学校和大小剧场各一。1931年7月被裁撤。该社在两年多的时间里,有一..

血花剧社

血花剧社:约1925年创建于广州黄埔军校。是该校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和左派学生为核心的中国青年军人联合会的附属剧团。由杨其纲任剧团秘书,肖楚女、恽代英任顾问。剧社经常编演以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反对军阀和资本家欺压..

光明剧社

光明剧社: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原广东戏剧研究所戏剧文学系胡春冰等在组织戏剧团体广州前卫戏剧作者同盟的同时,组织了光明剧社。光明剧社与广州前卫戏剧作者同盟团结广州其他几个进步文艺团体组成广州左翼文化界大同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