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卫卢沟桥》的创作和演出

《保卫卢沟桥》的创作和演出:

1937年七七事变发生后,上海剧作者协会于7月15日召开全体会议决定:由到会的全体会员集体创作三幕剧《保卫卢沟桥》。

该剧第一部《暴风雨的前夕》由崔嵬等执笔,第二部《卢沟桥是我们的坟墓》由凌鹤等执笔,第三部《全民的抗战》由宋之的等执笔,参加创作的达十七人之多。执笔整理的有夏衍、郑伯奇、张庚等。阿英起草了该剧的《代序》,再版时又印入郭沫若为该剧所题的诗。

全剧取材于保卫卢沟桥的战争,以宏伟的气势烘托出中华民族誓死抗日的激愤情绪,喊出“保卫祖国,一切不愿做奴隶的人们,起来!”“保卫卢沟桥,保卫华北,保卫祖国”的呼声,揭开了抗战剧运的序幕。

上海几个较大的剧团,如业余实验话剧社、四十年代剧团、中国旅行剧团等,都争相要求取得该剧的演出权。剧本初稿完成后,推定辛汉文、陈白尘、瞿白音、阿英、于伶等七人为筹备演出委员,洪深、唐槐秋、袁牧之、石凌鹤、金山、宋之的等十九人负责组织导演团,于伶担任舞台监督。

8月7日起,在南市蓬莱大戏院日夜演出,有时还加演日夜场之间的临时场来容纳拥挤在剧场门前的观众。上海各剧团和各电影公司的近百人担任了演员和剧务工作。为了欢迎郭沫若回国和沈钧儒、邹韬奋等“七君子”出狱,临时在日、夜场之间加演一场。

尽管剧本是在匆忙之中赶写出来的,艺术上还较为粗糙,但演出后观众和演员们的战斗热情空前高昂,舞台上下一致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的口号,激发了上海人民的抗战意志。演出直到上海八一三事变爆发才停止。这次演出推动了戏剧工作者在抗日的旗帜下进一步团结起来。

为您推荐

上海戏剧界争取演剧自由的斗争

上海戏剧界争取演剧自由的斗争:国防戏剧运动的开展,遭到了帝国主义和汉奸卖国贼的妒恨。1936年6月,上海星期实验小剧场和蚂蚁剧团先后被上海租界当局勒令停演,文化界和戏剧界人士尤兢、张庚、穆芳、柯灵等人立即在上海各..

蓝衣剧团

蓝衣剧团:1931年秋后,“剧联”在地下党和红色工会的帮助下,于沪东、沪西、浦东等工人区先后组建了浦青、美美、南美、铁工、三友工人俱乐部,绸业工人剧团等七、八个工人演剧团体。因工人通常着蓝衫,统称蓝衣剧团。蓝衣剧团..

工农红军学校戏剧管理委员会

工农红军学校戏剧管理委员会:1931年秋后由中国共产党的红一、三军的战士剧团、艺术股等组建而成。学校政治部指定伍修权、赵品三、李伯钊、危拱之等负责委员会的工作。1931年11月瑞金召开第一次全国工农兵代表会议,成立..

广东戏剧研究所

血花剧社

血花剧社:约1925年创建于广州黄埔军校。是该校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和左派学生为核心的中国青年军人联合会的附属剧团。由杨其纲任剧团秘书,肖楚女、恽代英任顾问。剧社经常编演以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反对军阀和资本家欺压..

光明剧社

光明剧社: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原广东戏剧研究所戏剧文学系胡春冰等在组织戏剧团体广州前卫戏剧作者同盟的同时,组织了光明剧社。光明剧社与广州前卫戏剧作者同盟团结广州其他几个进步文艺团体组成广州左翼文化界大同盟。..

《逼上梁山》及新编历史剧

《逼上梁山》及新编历史剧:延安文艺座谈会后,延安和各抗日根据地相继开展了对旧剧和各种地方戏曲的改革,并且取得了重要成果。1943年延安中央党校的一些京剧爱好者组成的大众艺术研究社,集体创作了新编历史剧《逼上梁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