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勃列顿学派

[电影]勃列顿学派:

20世纪初,英国电影更加迅速地发展起来,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也从“勃列顿学派”的影片中表现出来。

1900年,斯密士在总名叫《滑稽的面部表情》的一系列影片中,开始应用了特写镜头,在《让我继续做梦》、《一只老鼠》、《小医生》、《丑恶的牙齿》等影片中使用了现代意义的蒙太奇。以后,他在《祖母的放大镜》等影片中运用更加合理的蒙太奇,产生了戏剧性的效果,获得了有世界意义的成功。他在1901年摄制的《玛丽·珍尼的灾祸》标志着这种电影的一个新阶段。他把摄影机变成了活动的东西,使观众能从各种角度来看电影,从而使电影有了重要的发展。

电影由此创立了自己的表现方法,从舞台上解放出来。威廉孙在摄制新闻片中,发展了卢米埃尔的表现方法,在《亨莱赛船》、《中国教会被袭记》、《橡皮头人》、《生发药水》和《一个大吞食者》等影片中运用了特技。1902至1903年,他摄制了《士兵的归来》和《一个战前和战后的后备兵》两片,第一次表现了社会问题。保罗在1900年前后摄制了《彼卡德里马戏团的摩托车表演》、《庞贝城的末日》和《神剑》等影片,并在1903年制成了第一部大型神话片《北极旅行记》。海普华斯也在这段时间摄制了《打不完的乒乓球》、《捍卫祖国》和《爱丽丝漫游仙境记》等影片。总之,在1900至1903年间,英国对电影的贡献很大,由于这时绝大部分电影工作者都在勃列顿,所以在电影史上这个时期的英国电影学派被称为“勃列顿派”。他们突出的贡献是给电影带来了蒙太奇,追逐场面平行动作,某种社会性的现实主义和露天场景。

为您推荐

[电影]瑞典学派

[电影]瑞典学派:本世纪10至20年代以维克托·斯约斯特洛姆和莫里茨·斯蒂勒为代表的瑞典电影。斯约史特洛姆和斯蒂勒原来都是演员,1912年被瑞典电影创始人查尔斯·麦格努森聘为导演,他们的影片主要特点是让自然景象在剧情..

[电影]波兰学派

[电影]波兰学派:西方资产阶级影评家对波兰具有“反体制”倾向的电影的总称。1956年,扬·科特在《神话与真实》一文中猛烈攻击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从而掀起了一股反对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浪潮。不久以后,电影导演亚历山大·福..

[电影]新德国电影运动

[电影]新德国电影运动:60年代初出现在联邦德国的一次旨在振兴德国电影的运动。发源于1962年的奥勃豪森第八届联邦德国短片电影节。当时有26位青年电影导演、编剧和演员联名发表了一篇“奥勃豪森宣言”,宣称要“与传统电..

[电影]政治电影

[电影]新理智主义

[电影]新理智主义:是现代电影中一种新的哲理影片的创作思想。主要代表人物是瑞士着名导演英格玛·伯格曼。他乐于用抽象的哲学概念作为影片的中心,是一再把影片放到理性环境中去的第一位知名艺术家。其主要作品的电影思..

[电影]共现风格

[电影]共现风格:70年代苏联电影文学的一种新风格。它认为生活本身丰富多样,含有各种风格因素。电影作为一种综合艺术,更有条件反映这种多样性,因此应综合各种风格因素而形成一种“共现风格”。如把“诗的电影”和“散文电..

[电影]玩票式的先锋派

[电影]玩票式的先锋派:先锋派电影发祥地之一的德国,在50年代还残存着先锋派电影的残余,但已失去了原有的进步意义,成为纯粹逃避现实的一个电影派别。1956年,医生杜姆尼兹拍摄了一部带有强烈表现主义色彩的先锋派影片《约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