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实验性电影

[电影]实验性电影:

英国在50年代后半期出现的新流派,它的创始者是英国电影学院。

1956年该院拨款7000英镑成立了一个专门委员会,任务是鼓励制作具有新的技巧和思想的影片。这年8月,该委员会就完成了《同病相怜》《妈妈不让》等影片。

这些影片题材都很现实,富有诗意,十分新颖,深受观众欢迎。马赛梯在他导演的《同病相怜》一片中,以其朴素而带有同情的笔调描写了残废人的遭遇。

《妈妈不让》的导演李兹和理查德逊则如实地描绘了他们不喜欢的夜总会,在尽可能真实地反映现代生活的同时,隐约地对它进行了批判。也有个别实验性影片对社会发出了比较强烈的抗议,如安德逊的短片《噢,梦中仙境》。

这些影片的精神是现实主义的,在某些方面与意大利新现实主义颇为相近。第一批实验性电影中大部分是动画片,其中有《周游世界80天》和根据但丁原着改编的《地狱》。

实验电影的制作者认为思想内容和风格的革新较之技巧上的革新更为重要,因此,他们主要致力于创造出具有新的思想内容和风格的影片。

为您推荐

[电影]自由电影

[电影]自由电影:英国国家资料影院于1956至1959年放映的六套实验性影片的总称。同时又是以这一系列实验性影片为代表作的一次电影运动的名称。1956年开始,英国电影学会的实验基金会和美国福特汽车公司共同资助一批有志于..

[电影]纪录片学派

[电影]纪录片学派:1929年,约翰·格里尔逊摄制了以捕鱼为题材的《漂网渔船》。这部具有“交响乐式”蒙太奇并带有异国情调的纪录片获得很大成功,使得一些热心的青年电影工作者以它为核心,组成了一个团体,叫做“纪录片学派”..

[电影]勃列顿学派

[电影]勃列顿学派:20世纪初,英国电影更加迅速地发展起来,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也从“勃列顿学派”的影片中表现出来。1900年,斯密士在总名叫《滑稽的面部表情》的一系列影片中,开始应用了特写镜头,在《让我继续做梦》、《一只..

[电影]瑞典学派

[电影]波兰学派

[电影]波兰学派:西方资产阶级影评家对波兰具有“反体制”倾向的电影的总称。1956年,扬·科特在《神话与真实》一文中猛烈攻击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从而掀起了一股反对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浪潮。不久以后,电影导演亚历山大·福..

[电影]新德国电影运动

[电影]新德国电影运动:60年代初出现在联邦德国的一次旨在振兴德国电影的运动。发源于1962年的奥勃豪森第八届联邦德国短片电影节。当时有26位青年电影导演、编剧和演员联名发表了一篇“奥勃豪森宣言”,宣称要“与传统电..

[电影]政治电影

[电影]政治电影:70年代苏联和西方电影的一股新潮流。所谓政治电影就是以重大政治事件作为题材,拍摄一些触及国内外现实政治问题的影片,来为本国的政治路线和内外政策服务。如苏联的《解放》、《驯火记》、《俄罗斯田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