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戏曲的一种。
流行于四川东北和北部一带。由“跳灯”发展而来。以唱为主,很少大段说白,唱腔质朴明快,富有民歌特色。表演较接近生活,多跳跃性舞蹈动作,具有轻松自由、活泼开朗的特点。
其传统剧目一般都是生活气息浓厚、具有地方特色的小戏,可分为“正灯”、“浪浪灯”和“地灯”三类。内容多以民间传说、农村生活为题材,如《水淹蓝桥》、《山伯与英台》、《请长工》等。
地方戏曲的一种。
流行于四川东北和北部一带。由“跳灯”发展而来。以唱为主,很少大段说白,唱腔质朴明快,富有民歌特色。表演较接近生活,多跳跃性舞蹈动作,具有轻松自由、活泼开朗的特点。
其传统剧目一般都是生活气息浓厚、具有地方特色的小戏,可分为“正灯”、“浪浪灯”和“地灯”三类。内容多以民间传说、农村生活为题材,如《水淹蓝桥》、《山伯与英台》、《请长工》等。
《四川省高级专家名录》:四川省职称改革办公室、《学习与建设》杂志社编。四川人民出版社1990年12月版。450万字。收录四川省各条战线23个专业系列包括工程、农业、科研、卫生、高教、中专、实验、技校、中小学、新闻..
《四川轿夫》:副名:杨义富回忆录。杨义富着。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年9月版。28.3万字。杨义富四川渠县人,原国民党新一军军官,抗日战争中曾赴印缅参加抗日作战。书中记述了抗战结束新一军奉调东北打内战,经历辽沈战役,流离上海..
《四川历代文化名人辞典》:傅平骧、周子瑜等编。四川文艺出版社1992年9月版。52万字。录入两汉至清代的1400名四川文化名人小传,以时代先后为序,分为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清6辑。选录名人以生长于四川..
《四川武术大全》:毛银坤主编。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年11月版。157万字。两册。收集孙门、生门、僧门、岳门、赵门、杜门、洪门、会门、字门、化门、弦武门等68个门派,1900多个徒手、器械、对练套路,练功方法和技术项..
《四川方言词典》:王文虎、张一舟、周家筠编,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年11月第1版。63万字,印3700册。汇集四川方言中与普通话不同的、现代常用的词语7000多条。所收词条主要采自四川地区现代作家的文学作品,部分采自四川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