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文学中一种特殊的美学范畴。
它被用来概括儿童文学中所表现的丑恶现象,包括个人和社会集团的恶劣卑下行为,它与高尚的情操、崇高的信念、美好的品性相对立。
卑劣做为儿童文学中的美学范畴,伦理学色彩比较浓厚,仅存在于儿童文学所表现的社会生活领域。
卑劣并不美,在儿童文学中它之所以成为美学范畴,就是因为卑劣这一概括本身就表现了人们的审美评价,这种评价是基于一种审美原则所作出的反向结论。卑劣的审美意义还反映在主体的审美理想之中,美好总是和卑劣相比较而存在,用对卑劣的判定来否定丑恶事物是一种批判式的追求,在对恶劣的厌恶中就渗透着对美好的憧憬。在儿童文学作品、特别是一些讽刺性的作品中,作家对卑劣丑恶事物揭示的深度、广度,直接影响到其审美理想表达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