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南社”(诗歌)

清末“南社”:辛亥革命时期进步的文学团体。1909年11月13日在苏州成立,1923年因内部分化而停止活动。活动中心在上海,并在绍兴,南京、沈阳、广州等地设立分社。发起人是柳亚子、陈去病、高旭。早期参加者多是同盟会成员,有黄兴、宋教仁、杨佺等;苏曼珠、马君武、周实等亦是南社的重要人物,社员有千余人。1910年开始出版《南社》杂志,至1923年共出版22集,社员的诗、文、词,辑为《南社丛刻》,共22集。反对清朝民族压迫,宣传民主革命,扫除文坛复古主义、形式主义恶习,对民主主义革命作出贡献。辛亥革命后,成员的政治态度不一,部分成员参加反袁世凯的斗争,少数人参加新民主主义革命,不少人投靠北洋军阀和反动的政治派系。鲁迅认为南社“是鼓吹革命的文学团体,他们叹汉族的被压制,愤满人的凶横,渴望着‘光复旧物’。但民国成立以后,倒寂然无声了。我想,这是因为他们的理想,是在革命以后,‘重见汉官威仪’,峨冠博带。而事实并不这样,所以反而索然无味,不想执笔了。”(《三闲集·现今的新文学的概观》)

为您推荐

清初“阳羡派”(诗歌)

清初“阳羡派”:清初的一种词派。代表词人有陈维崧(1625—1682)、曹贞吉(1634—1698)。陈维崧召试鸿词科,做过翰林院检讨,纂修《明史》。作词1629首,是清词大手笔。宗师苏轼、辛弃疾,以豪放称著,但有的词篇失之粗率。..

平原诗社(诗歌)

平原诗社:抗日战争期间的诗歌社团。1942年8月成立于成都。芦甸、杜谷、葛珍、左琴岚、蔡月牧、任耕、张孟恢等发起,先后邀请原“华西文艺社”的白堤、寒笳、若嘉、许伽和《诗与散文》的方羊,以及成都的青年诗人方然、..

清末“诗界革命”(诗歌)

清末“诗界革命”:清末的诗歌改良运动。随着资产阶级改良运动高涨,黄遵宪举起“诗界革命”的旗帜,提倡“我手写我口”,反对崇古卑今和盲目崇拜同光体,要求诗歌表现“古人未有之物,未辟之境,耳目所历,皆笔而书之”(《人..

象征派(诗歌)

玄学派(诗歌)

玄学派:英国17世纪初期的诗歌流派,代表人物是多恩,因“诗中的玄学成分太多了”(屈莱顿语)而得名“玄学派”。多恩曾获得牛顿大学硕士学位,一生追求仕途,晚年受国王派遣,任伦敦圣保罗大教堂教长。多恩的诗歌有爱情诗、..

清初“岭南三大家”(诗歌)

清初“岭南三大家”:清初广东番禺屈大均(1630—1690)、顺德陈恭尹(1631—1700)、南海梁佩兰(1629—1705)三位诗人的并称。清康熙31年,王隼已编《岭南三大家诗选》。屈大均、陈恭尹都具有民族气节,“超然独行”;梁佩兰..

春草社(诗歌)

春草社:抗日战争后期在重庆成立的诗歌团体。主要负责人是王亚平,成员有柳倩、禾波、沙鸥、晏明、吴视、王采、薛汕等。出版了两辑“春草诗丛”,王亚平、沙鸥的诗集都编入“春草诗丛”出版。1946年的秋冬至1947年初,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