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书]礼
是由传统和习俗形成的道德规范和生活准则。礼起源祭祀活动。甲骨卜辞作“丰”指礼器和礼仪。“故殷礼陟配天,多历年所。”(《尚书·君奭》)礼在此仍具很强的宗教性。周公纳德入礼,大大丰富了礼的内涵,使之具有道德法律双重属性,成为区别贵贱亲疏的行为规范和等级名分制度。
春秋时周公所制之礼出现了危机,孔子秉承周公重德思想,创立仁学,纳仁入礼,以仁释礼:他认为礼乐崩坏的主要原因是“不仁”,即所谓“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佾》)孔子以“绘事后素”(《论语·八佾》)喻礼仁关系。认为仁先于礼,是质,是内在的道德感情和伦理思想;礼为用,是外在的道德和伦理行为之具体规范。
仁高于礼,是道德的最高范畴,是向往的理想境界;而礼只是应为的起码要求和规范。孔子又把礼规定为仁的内容:“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纳仁以后的礼,成为与仁结合的新礼。孔子提出礼治和政令刑罚相结合的治国方针。
他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认为礼比法更根本,更有作用。并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论语·子路》),把兴礼作为执法的前提。孔子主张“以礼让为国”(《论语·里仁》)把礼和让联系起来。
他的弟子有若说:“礼之用,和为贵”。孔子要求人们“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
后世儒家发挥了孔子礼思想。孟子说“辞让之心,礼之端也”(《孟子·公孙丑上》),视礼为人之首要德行。
荀子着有《礼论》一篇,论证了礼的起源和社会作用。
他说:“礼起于何也?……以养人之欲,给人以求,使欲必不穷乎物,物必不屈于欲,两者相持而长,是礼之所起也。”(《荀子·礼论》)试图从人们物质生活的需要来说明礼的起源。又说:“礼者,贵贱有等,长幼有差,贫富轻重皆有称者也。”(《苟子·富国》)认为礼使社会上每个人的贵贱、长幼、贫富等封建等级制中都有恰当的地位。还提出:“礼者,法之大分,类之纲纪也”(《苟子·劝学》),给礼赋予法的含义,主张礼与法相结合。汉代《白虎通》将“礼”规定为“五常”之一,成为当时和后世推行教化的重要内容,称为“礼教”。
《礼记》认为“夫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也,”对君臣上下,父子兄弟,宦学事师,莅官行法,祷祠祭祀,供奉鬼神,婚姻丧葬等,都作了具体规定。
唐长孙无忌说:“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当政教之用,犹昏晓阳秋相须而成者也,”(《唐律疏议·名例》)谓礼法不可分割,相须一体。北宋李觏认为:“夫礼,人道之准,世教之主也”,“曰仁,曰义,曰智,曰信,礼之别名也”(《直讲先生文集·礼论第一》。南宋朱熹《朱子语类》卷四十二以礼为天理之表现形式,守礼即是循天理,失礼即是违背天理。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礼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的道德规范和生活准则,对中华民族精神素质的培养和礼义之邦的形成起了重要的作用,但随着社会的变革和发展,特别是封建社会后期,它越来越成为束缚人们思想、行为的绳索,影响了社会历史的进步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