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气说

    文气说 : 中国古代文论中关于作品与作家精神气质关系的认识。在中国古代,“气”最早是一个物质概念,古代朴素的唯物主义者认为,气是一种自然物质,分为阳气和阴气两类,由于阴阳之气的不同配合和运动变化,产生了千差万别的天地自然之物。这一观点,从老子开始,经由宋、尹学派,一直到战国末期的荀子,发展为颇有影响的“自然元气论”。到孟子,“气”的含义发生了变化,由物质领域进入精神领域,由物质的概念变成了关于人的精神状态的概念了。孟子说的“吾养吾浩然之气”,这个“浩然之气”,就是由儒家的仁义道德所决定的一种精神气质。曹丕的《典论·论文》,第一次真正把气的概念运用于文学批评。曹丕认为:“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譬如音乐,曲度虽均,节奏同检,至于引气不齐,巧拙有素,虽在父兄,不能以移子弟。”曹丕说的“气,指的就是作家的精神气质。曹丕把作家自身的精神气质和创作联系起来,指出了作家的精神气质对创作的主导作用。在曹丕看来,作家的精神状态、气质修养在创造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不同的主体条件,不仅决定了作品的政治倾向、思想意义,也决定了作品的艺术风格、艺术成就。由此出发,曹丕认为作家的精神气质是有差别的,这种差别在创作中便外化为各种不同的艺术风格。“气之清浊有体,”“清浊”即是对人的不同精神气质的大致分类。清浊也就是刚柔。曹丕于清浊二体之中,显然更推崇清刚之气。《论文》称赞孔融“体气高妙”,批评刘桢“壮而不密”,以及将徐干的“齐气”(舒缓之气)看作一种缺憾等,都表明了他的这一偏向。所以鲁迅在《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的关系》中说:“曹丕做的诗赋很好,更因他以气为主,故于华丽之外,加上壮大。”
曹丕之后,文学理论中“气”的含义大抵朝两个方面发展。一是仍承丕说,侧重指作家的精神气质、思想修养、创作个性等主观方面的因素。如刘勰《文心雕龙》中《养气》、《体性》、《神思》等篇讲的“素气资养”,“调畅其气”;“神居胸臆,而志气统其关键”;“气有刚柔,宁或改其习”等,都指的是作家的精神气质。唐代古文家韩愈说的“气盛则主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者咸宜”(《答李翊书》),指的是作家的思想修养,和后来欧阳修说的“大抵道胜者文不难而自至也”(《答吴充秀才书》)意思是一样的。明清以后,“气”则偏重指体现在作品中的盎然生机,如汤显祖说的“文章之妙,不在步趋形似之间。自然灵气,恍惚而来,不思而致,怪怪奇奇,莫可名状,非夫寻常得之合之”(《合奇序》);或指文章蕴于内而呈于外的美质,如桐城派刘大櫆说的“神、气、音节”中的“气”。而且,后来的文气说,往往是将孟子的“养气说”与曹丕的“文以气为主”结合起来,强调作家的主观修养,强调文章字句音节之外的功夫。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