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神 : 中国古代文论中的一对重要范畴。形神论的源头,最早可以上溯到庄子。在庄子关于畸人之美的见解中,就包含了重神轻形的思想。庄子认为,形(外在的形状)与神(内在的神明)可以是不统一的,“形残而神全”的人之所以为人敬爱,是因为人们爱的不是“形”,而是“使其形者也”。形神概念进入文艺评论,首见于《淮南子·说山训》:“画西施之面,美而不可悦;规孟贲之目,大而不可畏,君形者亡焉”。“君形者”即是“神”,或者说是人物的风韵、神采。魏晋时期,形神概念大量运用于人物品评,并随之进入绘画、书法、音乐、诗文等批评。如东晋画家顾恺之的“以形传神说”,南齐画家谢赫在《古画品录》中提出的“六法”之一“气韵生动”,都强调了表现人物的内心、神采。不过在六朝的诗文论中,和其他艺术理论重视神似不同,更多的是强调形似。如《文心雕龙·物色》称“自近代以来,文贵形似,窥情风景之上,钻貌草木之中”。这种对形似的强调,实际上是对逼真描摹自然景物的能力的一种要求。“古人形似之言,如镜取形、灯取影也”(范温《潜溪诗眼》)。一直到唐代王昌龄,还说“了然景象,故得形似”。晚唐以后,文学理论中重神似的倾向才日渐明显。如司空图《二十四诗品》要求“离形得似”,苏轼《书鄢陵王主薄所画折枝二首》诗道:“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赋诗必此诗,定非知诗人”。总的说来,中国古代的诗画批评,大多要求以形写神,形神俱备,既真实准确地描绘对象的外在形貌,又传达出内在的本质特征。
- 欢迎来到文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