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批评》 : 美国批评家兰塞姆著。初版于1941年,它确立了“新批评”这一名称,并提出了新批评的基本原则。全书分为4章,前3章依次考察新批评派的三位主要先驱人物瑞恰兹、艾略特和温斯特在文学批评上各自的成就和缺陷,从而在第4章提出对新批评家的要求,呼吁本体的批评家出现。作者认为新批评在深刻性和精确性方面超过传统批评,但它受到两种理论错误的危害,即心理主义和道德主义的危害。前者从心理感受词汇进行批评,试图以有关感情、态度的术语而非有关情感对象的术语进行文学评判。如瑞恰兹和艾略特,一个把情感活动放在审美经验的中心位置,没能为美感找出客观对应物,另一个则近似于瑞氏理论的翻版,往往采用心理学的术语。兰塞姆认为情感特性无法单纯以有关情感术语来界定,因为似乎属于某种情感的鲜明特性实际上属于使得产生情感的某个对象。因此,批评不仅关乎情感,而且更应关乎情感的对象,甚至,由于情感自发地依附于情境的细节之上,几乎没有必要让它进入批评讨论之中。至于道德主义的危害,是指在批评中进行道德宣教,这表明新批评尚未从传统批评中解放出来,温斯特便是如此。兰塞姆把上述三个人分别称为“心理批评家”“历史批评家”和“逻辑批评家”。他不赞赏瑞恰兹的心理学批评方法,认为艾略特把评判诗歌的标准归于传统所作的只是历史判断而非批评判断,指出温斯特擅长于抓住诗歌的逻辑结构,但不知道怎样抓住诗歌的肌质。总之,在他看来,这三位批评家感觉到了但并没有确切地表述出诗与散文的差别。他认为,这种差别不在道德说教,不在情感心理表现。而在诗歌中的一种结构,这种结构不具严密逻辑性,包容了大量与之无关甚至相反的材料。因此,他把诗定义为“具有离题的局部肌质的松散的逻辑结构”,诗与科学的逻辑论述具有本体性的差异,它的论述处理的是科学所无法处理的“一个存在序列,一个客观的等级” 它意在恢复我们通过知觉和记忆模糊地认识的那个更为繁富与更难把握的世界。他所期望的批评家就是探索诗歌这种与科学不同的本体特性的批评家。参见“兰塞姆”。
- 欢迎来到文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