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勰 : 南朝齐梁时期著名的文学理论批评家。字彦和,祖籍东莞莒县(今山东莒县)。永嘉之乱,其先人避难渡江,世居京口(今江苏镇江)。据《梁书·刘勰传》,刘勰父名刘尚,做过越骑校尉,然早亡。刘勰因此早孤,家境贫寒,但他笃志好学,曾投靠著名佛学大师僧佑,居定林寺十余年,从僧佑学习佛典,并得以饱览百家之书和历代文学作品,为他日后写作《文心雕龙》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南齐末年,刘勰大约30多岁时,完成了《文心雕龙》的写作。梁武帝天监初年,刘勰为奉朝请,后为中军临川王萧宏的记室,迁车骑仓瞢参军,又为太末令,“政有清绩”。不久,改任南康王萧统的记室,兼东宫通事舍人,时昭明太子萧统在东宫,以文学故和刘勰颇好交往。曾一起“讨论篇籍,商榷古今”。从《昭明文选》篇目的选定来看,和《文心雕龙》的“选文定篇”多有相合,可见二人文学思想比较接近。后世因之称刘勰为“刘舍人”。昭明太子死后,刘勰奉敕与僧人慧震一起在定林寺整理佛经,整理完毕后,便请求在定林寺出家为僧,并改名慧地,不一年而卒。
刘勰的思想兼杂儒佛而以儒学为主。他曾长期借居佛寺,学习、编定佛经,最终皈依佛门,足见他受佛家思想影响之深。另一方面,儒家学说对他也有着很大的影响,在刘勰的内心深处,实在是以儒家思想作为处世准则的,他的初衷也并不是就甘于做一个僧人。在《文心雕龙·序志》中,刘勰记载了他曾梦见孔子,执礼器随之南行,而醒来之后怡然喜,赞叹“自生人以来,未有如夫子者也”。这是他30岁时的人生理想,这个理想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他写作《文心雕龙》的动力,并贯穿在《文心雕龙》全书中。
《文心雕龙》集中表现了刘勰的文学思想。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刘勰强调文章的社会功用,主张“原道”、“征圣”、“宗经”,即文章是用来阐明道的,是道的外化,而只有圣人才能认识道,表现道,圣人章明道的文章就是经。因此,后代文章的写作必须以儒家经典为准的。他主张内容与形式的有机统一,反对六朝形式主义文风,提出“风骨”作为新的审美标准。他重视社会现实对文学的影响,指出文学随时代、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变化而变化。尽管主张宗经,以儒家经典为取法对象,但刘勰并没有忽视创新之于文学发展的作用,而主张有因有革,有通有变。此外,对文学创作中的一系列理论问题如构思、形象思维、风格、乃至谋篇布局、声律对偶、比兴夸饰等,刘勰都作了细致的论述。对不同文体的流变,文学批评的标准、方法等,刘勰也提出了不少精当的见解。刘勰的这些理论见解,对后世的文学理论批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奠定了他在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上首屈一指的地位。刘勰的文集在唐初已亡佚,现存在著作除《文心雕龙》外,尚有《灭惑论》、《梁建安王造剡山石城寺石像碑》二篇。
- 欢迎来到文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