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象学文学批评 : 现象学原本是由德国思想家埃德蒙·胡塞尔创始的一种现代哲学方法,是一种排除了认识论和本体论的先期假设而来检验意识资料的方法。现象学哲学家认为,任何客体尽管存在于时间和空间,都只有通过积极利用由客体打上印记的意识才能取得意义。现象学方法极大地影响了一些理论家,他们把它应用于文学批评之中。作为一种意识现象,现象学文学批评排除对客观现实和主观反映的预见。它把艺术作品看作审美客体,只存在于审美活动者的意识之中;审美客体并不存在于暂时的空间合体的物质世界里,只存在于纯粹意识的合体中。现象学派的主要文艺批评家有枷斯登·巴奇拉德、罗曼·莫伽登、迈克尔·杜弗海纳、乔治·波莱特等人。他们认为,想象活动从本质上来说是脱离知觉的,因此它是自由的表现。根据现象学方法,文学作品只存在于读者的意识之中,而阅读则是这种意识中的审美客体和读者的更广泛意识之间的直觉的相互作用,是一种主观的精神现象,一种取得自由的方式,一种个人解放的手段。他们对审美客体的本体不感兴趣,而对艺术作品的情感方面评价甚高。他们倾向于认为,阅读经验是一种美学沉思,或审美客体与读者之间的直觉沟通。现象学派的批评家们经常检验一个作家的全部作品的主体,以找出读者的意识中受阻断的自主性的审美客体的创造活动背后的各种意向。从最简明的意义上来说,现象学派批评描述的是意识认知艺术作品的方式。本世纪30年代,波兰理论家罗曼·莫伽登概括了现象学的观点和观念,使之成为论述我们对一部文学作品的体验方式的一种表现理论。根据莫伽登的分析,一部文学艺术作品来自作者意识中的意向性活动。作品文本记录了这些意向性活动,因此使它们能够帮助读者在自己的意识活动中重新经验这部作品。记录了意向性活动的文学作品包含着许多成成,这些成份具有潜在的势能,但不能被充分理解。另外,作品也包含了实际存在的许多“不确定点”。“积极的阅读”凭借暂时的意识活动过程呼应着印刷语词,而意识则“填满”了文本的这些潜在的、不确定的方面。用英伽登的话来说,这种方法使文学作品的构思“具体化”。这一类阅读属于“共创性质的”:作家记录了意识活动过程,结果引起读者对于一种事实化的“审美客体”的意识;审美意识中增加了价值成份,它用来描绘一种“准现实”、而不是独立存在于作品之外的现实,也就是说,一个虚构的世界。现象学文学批评开拓了文学批评的思路,对“接受美学”的理论家们等有直接的影响。
- 欢迎来到文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