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学 : 指对《红楼梦》的专门研究。《红楼梦》研究始于脂砚斋对《石头记》的评点。“红学”一词最早见于光绪初年。均耀《慈竹居零墨》记朱昌鼎与人谈话。人问“先生现治何经?”朱答:“吾之经学,系少三曲者。”繁体“经”字少三曲即是“红”字,“红学”之名由此而来。李放其《八旗画录》引《绘境轩读画记》载:“光绪初,京朝士大夫尤喜读之,自相矜为红学云。”一般将“红学”研究划分为三个时期,“旧红学”时期,继评者蜂起之后,索隐派占了统治地位,他们认为《红楼梦》的故事、人物、语言都影射着重要的政治历史事实,因此以“索”出书中所“隐”的真人真事为研究指向。1921、1923年胡适《红楼梦考证》和俞平伯《红楼梦辨》相继刊行,标志着“新红学”时期的开始。新红学派的主要功过是:有力地批评了索隐派的牵强附会,较详尽地考证了曹雪芹的家世、生平和交游;确证了后40回为高鹗续书;认为《红楼梦》是一部“自然主义杰作”;提出了“自叙传”说,因而抹煞了小说巨大的社会意义。新中国成立后,“红学”学科由萌芽、发展进入成熟时期,研究成果取得多方面突破,大致包括考证和评论两大方面。考证类又有“曹学”(曹雪芹家世、生平等的考证),《红楼梦》版本学,“脂学”(脂评的作者和价值)及探佚学80回后的故事情节、人物性格发展等的探索)等分支。评论类包括对《红楼梦》思想主题、人物形象、艺术技巧等方面的评析。近年来,“红学”研究出现了可喜的新动向,一是比较方法的运用,既把《红楼梦》与中国的《金瓶梅》、《西游记》、《牡丹亭》等小说戏曲作比较研究,又把曹雪芹与莎士比亚、《红楼梦》与18世纪欧洲文学作比较研究。二是引进最新科学技术,运用电子计算机对《红楼梦》作定量分析研究。
- 欢迎来到文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