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来自社会反映社会 : 陈映真著。初载于1977年7月1日《仙人掌》杂志,是对当时台湾文学从“全盘西化”到回归民族与乡土的思潮中起重要影响的文章。文章首先在“文学和社会”一节中提出“文学像一切人类精神生活一样,受到一个特定发展时期的社会所影响。两者有密切的关联,因为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时代精神’。” “一个时代的‘时代精神’,一定有它做为时代精神的基础的根源的,社会的和经济上的因素”。接着第二节 “三十年来的台湾社会”指出,台湾国民经济是在 “开始是美国,后来是日本的资本和技术的一种绝对性的影响下成长出来的。文章第三节 《西化——三十年来台湾精神生活的焦点》 ,则从政治上的影响、社会上的一般思潮、学术界和科学界的实际情形各方面论证了台湾 “全盘西化”的倾向,提出 “文化上精神上对西方的附庸化、殖民地化——这就是我们三十年来精神生活突出的特点。”第四节 “文化附庸中的台湾文学”评价了 《文学杂志》 、《笔汇》 、《现代文学》、《文学季刊》等几本具有进步历史意义的文艺刊物,指出,在社会经济全面附庸于西方的时代,文学艺术也不免向西方“一面倒”。文章第五节“七十年代的变化”,肯定和赞扬了 “保钓后的思潮和文学”、“乡土文学”及对 “殖民地时代反日抵抗文学的再评价”。在回顾和总结了台湾当代文学与社会的历史经验后,文章第六节得出如下的结论: 70年代以前,台湾不论在社会上 、经济上、文化上都受到东西方强国强大的支配。在文学上也相应地呈现出文学对西方附庸的性格。70年代以后,随着国际政治和国内社会结构的变化,开始了检讨和批判的时代。文学在创作上出现以现实主义为本质的所谓 “乡土文学”的文学思潮;在文学史上对殖民时期民族抵抗文学的再认识和再评价,使反帝、反封建的传统得到新一代青年的认同。
《侗族文学史》:《侗族文学史》编写组编。贵州民族出版社1988年12月版。38万字。分5编。第一编唐代以前的侗族文学,第二编宋元明期间的侗族文学,第三编清代的侗族文学,第四编民国时期的侗族文学,第五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史稿》:中南民族学院《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史稿》编写组李鸣然等编着。长江文艺出版社1986年11月版。46.5万字。分5章:当代少数民族小说、当代少数民族诗歌、当代少数民族戏剧和电影文学、当代少..
《中国儿童文学现象研究》:王泉根着。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1992年10月版。28万字。分上下两编。上编对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思潮作纵向研究;下编对作家实践作具体分析。作者以不求全面、唯取特色,不趋时尚、注重学术为宗旨,全..
《佛教与藏族文学》:丹珠昂奔着。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8年12月版。14.8万字。分9章,内容包括:佛教浸入前的藏族文学、佛教浸入藏族文学的历史原因、以佛教文学为主体的印度文学对藏文学的影响、藏族文学中的神佛宗教者形..
《壮族文学史》:欧阳若修等着。广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7月版。91.2万字。3册。总结壮族从远古到近代的文学发展历史。分绪论和4编41章。绪论论述壮族社会历史、文化文学概况、文学特点等;第一编,布洛陀时代的文学(?-公元前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