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学五书(语言)

音学五书(语言):

古音书。三十八卷。清代顾炎武撰。包括《音论》、《诗本音》、《易音》、《唐韵正》、《古音表》五种着述。《音论》总述古音,其他四种论古韵。《诗本音》参证其他经书韵语,考定《诗经》用韵,是五书中最重要的一部。《易音》认为《周易》卜筮辞皆有韵,但用韵之法与《诗经》异。故“取其属辞之切者”,考其用韵。《唐韵正》为订正《广韵》读音而作,实则将论证“诗本音”的材料移至此书。可看作《诗本音》的详细注解。作者认为《广韵》直承《唐韵》,故定书名为《唐韵正》。《古音表》则离析《广韵》韵部,重加编次,得出古韵十部。各部序次及其中《广韵》韵部分合情况为:(1)东冬钟江,(2)脂之微齐佳皆灰哈(支尤各半,去声祭泰废,入声质术栉职物迄屑薛月没曷末黠鎋德,及昔锡麦屋之半),(3)鱼虞模侯(麻半,入声烛陌,及屋沃觉药铎麦昔之半),(4)真谆臻文殷元魂痕寒桓删山先仙,(5)萧宵肴豪幽(尤半,入声屋沃觉药铎锡之半),(6)歌戈(麻半支半),(7)阳唐(庚半),(8)耕清青(庚半),(9)蒸登,(10)侵覃谈盐添咸衔严凡(入声缉合盍叶怗洽狎业乏)。本书继明代陈第后,全面清除了古音“叶韵”之说。将《诗经》一千九百多韵字与《广韵》韵部比照,分别异同,得出第一个较为正确的上古韵部表。书中考察古韵,不仅利用先秦韵文,且能从文字谐声关系上考察韵类分合。作者考证《广韵》中只有侵以下九部有入声字相配,其他入声字都应与阴声韵相配。这一确论遂成为古音研究的准绳。此书在古音研究的原则、方法、范围、材料诸方面作了全面的实践和精辟的阐述,是清代古音学的奠基之作。顾氏亦有复古思想,韵类划分及韵字归类尚有粗疏处。有顾氏《音学五书》本。

为您推荐

等音(语言)

等音(语言):等韵书。清代马自援撰。分二十五图。并三十六字母为二十一声类,保留疑母。分十三韵,近于《五方元音》之十二韵。声调为阴平、阳平、上、去、入。其图先按呼分十三韵为宫、商、角、徵、羽五类,一类之中再以声调..

拙庵韵悟(语言)

拙庵韵悟(语言):等韵书。清代赵绍箕撰。分声母二十个,存微母。照组不拼细音。韵类中已将[]、[]韵母独立,并第一次分出“儿化韵”,在语音史研究中有重大意义。作者又将“六奇韵”,即六个单元音统率各韵类,是其对汉语韵母的创见。..

重订司马温公等韵图经(语言)

重订司马温公等韵图经(语言):等韵书。系明末徐孝所撰《合并字学篇韵便览》中的一种等韵图。此图虽以“重订司马温公等韵”为名,而实际是删并刘鉴《切韵指南》、表现时音的着作,与托名司马光的《切韵指掌图》没有直接关系..

韵略汇通(语言)

西儒耳目资(语言)

西儒耳目资(语言):音韵书。法国天主教耶稣会来华传教士金尼阁撰。为西方来华传教士学习汉语而作。用二十九个罗马字母标记汉语音素,并有详细分析汉语音韵的内容。声类中保留微母,亦分尖团。韵母中〔-m〕尾并于〔-n〕尾,官、..

韵法直图(语言)

韵法直图(语言):等韵书。佚名。附梅膺祚《字汇》之后。是梅氏于明万历四十年(1612年)在新安(今安徽歙县)所得。共有四十四韵母,分列四十四图。并知组于照组,为三十二声母。声调为平上去入四类。图例三十二母,横列四声。韵..

古音辨(语言)

古音辨(语言):古音学书。宋代郑庠撰。佚。《通志堂经解》中宋末人熊明来《熊先生经解》录其古韵六部,为上古韵分部之始。其韵部系归并《广韵》之部所得。六部为:(1)真谆臻文欣元魂痕寒欢山先仙;(2)东冬钟江阳唐庚耕清青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