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层语言(语言)

底层语言(语言):

同“表层语言”相对。指一个地区的语言被新来的语言取代后,由“战败”语言的某些残留成分所形成的“战胜”语言的底层成分。底层(Substratum)语言以多种方式对新的语言即表层或称上层(Superstratum)语言产生程度不等的影响。一般说来,新的语言是人口较多、经济、文化较发达的民族语言。原住地民族学习新语言时受到原有语言习惯的制约和影响,造成有规律的错误,这是造成底层语言成分的一方面原因;另一方面的原因是旧语言中的某些成分在新语言中找不到相应的表达方式,即原居民文化中的某些成分在新语言中并不具备,于是旧成分就沉淀下来成为底层成分。底层语言的产生必须有民族底层作为前提,即原有民族与外来民族在同一个地域中共同生活,底层成分都是通过口头产生的。中国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国家,民族迁徙十分频繁,民族杂居现象非常普遍,底层成分在现代某些语言或方言中保留下来。特别是长江以南在秦汉以前是百越民族的聚居地,有许多古越语(壮侗语族语言分化前的母语)的成分遗留在今天南方的汉语吴、闽、粤方言中。

为您推荐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规划(语言)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规划(语言):特指本世纪五十年代以来一系列民族语文工作。二十世纪以前中国历史上出现的少数民族语言规划,主要是统治阶级对非汉语的“雅(汉)”化意识、主张和努力,以及一些少数民族政权母语文字的创立、..

克木语(语言)

克木语(语言):克木人(包括克比)使用的语言。属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在国外,主要分布在老挝、泰国北部、越南西北地区和缅甸东北地区;在中国,主要分布在云南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的勐腊、景洪两县。使用人数两千五百多人。声..

排湾语西北部方言(语言)

排湾语西北部方言(语言):排湾语方言之一。分布在台湾省屏东县三地、筏湾等地,内部又分三地、筏湾两个土语。有四个元音音位,两个半元音音位和十八个辅音音位。与东南部方言的主要差别是东南部方言塞擦音有舌尖前音[ts]、[dz..

支系语言(语言)

于阗语(语言)

于阗语(语言):也叫“于阗塞语”、“和田语”、“和田-塞语”。是古代居住在中国新疆和田(古于阗)、巴楚一带居民使用的语言。属印欧语系伊朗语族东支。使用婆罗米字母直体文字,有楷书、草书和行书,字多合体连写。二十世纪..

民族语文政策(语言)

民族语文政策(语言):一个国家的政府对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所持的态度以及制定的有关政策和法律。它是民族政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世纪四十年代国民党政府曾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规定不准使用本族母语,这是语言不平等的政..

布朗语阿佤方言(语言)

布朗语阿佤方言(语言):也叫““阿尔佤方言”。布朗语的两大方言之一。分布在云南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县的勐满区、思茅地区的澜沧、临沧地区的双江、耿马、永德等地,使用人口两万三千多人。其特点(以勐满区关双话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