歧义(语言)

歧义(语言):

也叫“二义性”。一个语言结构可以引起人们同时作出不同解释的现象。在自然语言中,歧义现象只发生在短语和句子中。如“鸡不吃”(鸡不吃食/不吃鸡肉)、“我看这本书很合适”(我认为合适/我阅读很合适)。这是由说话人遣词造句考虑不周到引起的,听话人可根据生活知识、语言知识和交际环境消除歧义。在机器语言中,一词多义被视为词汇歧义,语法格式的同形异构被视为句法歧义如“讨论时间”(V N=NP/V N=VP)。

为您推荐

同步引申(语言)

同步引申(语言):也叫“同律引申”。一个词的词义引申时常带动相关的词产生类似引申的现象。同义词最容易形成同步引申。如“族、众、庶”三词的同步引申轨迹为:族,矢之丛聚→众多→一般(《庄子·养生主》:“族庖月更刀,折..

辞书学(语言)

辞书学(语言):也叫“词典学”、“辞典学”。研究整个辞书编纂规律和历史的科学。其主要内容包括:(1)普通辞书学;(2)词典编纂法;(3)辞书编纂史。辞书学是在语言学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辞书的编纂已有几千年的历史,而..

词义异同(语言)

词义异同(语言):词的先起意义(古义)同后起意义、延用意义(今义)的异同关系。古今词义异同表现为:(1)完全相同。如基本词汇中的“人、手、口、刀、羊”。(2)基本相同,但有细微差别。如“购”的古义指悬赏征求,所购对象不是..

生成语义学(语言)

词义(语言)

词义(语言):词所表示的*意义。在现代语义学中,词义包括词的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在词汇学、传统语义学(词义学)中,词义仅指词的词汇意义,是概念通过某种语言的手段而得到的体现,同时带有反映某些伴随观念的补充特点和某种..

同感引申(语言)

同感引申(语言):因在心理活动中产生相关意义而构成的引申。包括两种情况:(1)如痛觉带来的肉体疼痛,味觉带来的酸味道,与心情的悲苦有相似之处。所以,“痛”有“疼痛”与“痛苦”两义,“酸”有“酸味”和“心酸”两义。(2)多..

词汇选择(语言)

词汇选择(语言):较大的句法单位中的词之间或语法次类的成分之间的互相搭配关系。如“他吃鱼”和“他开车”,“吃”能和“鱼”搭配而不能和“车”搭配。“鱼”、“肉”、“面条”等和“车”、“船”、“飞机”等分属名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