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动(语言)

意动(语言):

一种词类活用现象。谓语动词对于宾语具有“认为(或以为)它怎么样”的意思。意动用法限于形容词或名词。(1)形容词用作意动,是主观上认为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该形容词表示的性质或状态。如《孟子·尽心上》:“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太山而小天下。”意为“认为鲁国小”、“认为天下小”。(2)名词用作意动,是把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看作该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如《战国策·齐策》:“孟尝君客我。”意为“以我为客”。

为您推荐

语助(语言)

语助(语言):①即“发声”。如《诗·邶风·柏舟》:“日居月诸。”唐代孔颖达《毛诗正义》:“居、诸者,语助也。”②训诂书。元代卢以纬着。研究虚字用法最早的专着。搜集语助词一百多条,阐释其意义,分析其用法。今传明代嘉靖..

规定关系(语言)

规定关系(语言):内在关系的一种。一个词语规定或范围另一个词语的关系。如“蓝色的天空”、“宝玉也点了点头”。具有规定关系的词语中一个是规定者,一个是受定者。一般说来偏正结构中的修饰语,由动词充当谓语的主谓结构..

使动(语言)

使动(语言):也叫“致动”。一种词类活用现象。谓语动词具有“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使动用法在古代汉语中十分普遍。古代汉语使动用法中的谓语动词,由于原来所属的词类不同,用作使动以后表示的语法意义也不一样。(1)动..

语气词(语言)

组合能力(语言)

组合能力(语言):词与词之间相互组合的能力。如“学生”可以同数量词组合,不能跟副词组合,不能说“很学生”。“进行”可以组合在某些动词的前或后,如“进行改革”、“改革进行(了)”;而“加以”只能用在某些动词前,如“加以..

名动词(语言)

名动词(语言):也叫“动名词”。汉语中一类兼有名词语法性质的动词。大多是新兴的双音节词,如“调查”、“要求”、“分析”、“改革”、“调整”、“批评”、“转变”、“信仰”、“生产”等。语法特征是:(1)可以受名词..

句中助词(语言)①

句中助词(语言):用在句子中间,表示各种语气或起衬音作用的助词。如《左传·隐公元年》:“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也”表示停顿。又如《诗经·小雅·小明》:“曷云其还?政事愈蹙。”“”只是凑足音节,没有具体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