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声一贯”说(语言)

“四声一贯”说(语言):

顾炎武《音学五书》关于上古声调的学说。历来对顾说有两种不同的解释。一种认为顾氏持古有四声观点,一种认为顾氏持古无四声观点。但实际上“四声一贯说”并不是一种严格的内部无矛盾的声调理论,而是一种简单易学、诵读《诗经》的实用办法,其实质与宋儒“叶音说”无区别,只是把“叶”限制在声调范围内,并制定了明确的“叶调”条例,即上声字可改读平声,去声字可改读平或上,入声字可改读平或上或去,平声字永远不变。因此,顾氏在阐述过程中便时时出现矛盾。如他认为上古每个字都有平上去入四种声调的读法(“一字之中自有平上去入”),此即“四声贯于一字”。但他又说:“古人之字有定作一声者,有不定作于一声者。”他没明确说哪些字定作一声,哪些字不定作一声。但从“上或转为平,去或转为平上,入或转为平上去”这一转读(叶调)条例来看,平声字是定作一声的,上声字有两读,去声字有三读,只有入声字才“四声贯于一字”,这显然同“一字之中自有平上去入”的论述相矛盾。另外,从“有定之四声以同天下之文,无定之四声以协天下之律”来看,四声无定或“四声一贯”只是读诗的特别权利,读文章时依然四声有定。

为您推荐

次入韵说(语言)

次入韵说(语言):关于上古韵母的学说。李新魁根据谐声关系,《诗经》押韵,经典异文和中古去、入两读等例证,证明在上古韵母系统中,除存在收[-p]、[-t]、[-k]尾的入声韵外,还有一种“次入韵”,即收喉塞音[]尾的特殊的入声韵,为上古入声韵..

谈添盍帖分四部说(语言)

谈添盍帖分四部说(语言):黄侃关于上古韵部的学说。他在《谈添盍帖分四部说》中以《说文解字》形声系统、声训、异读等材料为证,主张“覃”、“谈”、“合”、“盍”应分四部,从而把《广韵》从“侵”至“凡”的闭口九韵(..

古支脂之三分说(语言)

古支脂之三分说(语言):清代段玉裁关于上古韵部的学说。段氏《六书音均表》卷一“第一部第十五部第十六部分用说”条下阐述了自己的看法。段氏分古韵为十七部,第一部即后来通称的之部,第十五部即脂部,第十六部即支部。这三..

上古喻四(以母)为l说(语言)

脂微分部说(语言)

脂微分部说(语言):王力关于上古韵部的学说。王力在研究上古韵部时,看到章炳麟在《文始》中把“自”、“佳”、“靁”等谐声偏旁归入队部的情况,从中受到启发,他根据《诗经》中脂微有分用的情况,把微部从脂部中分出来。董同..

上古二等有l介音说(语言)

上古二等有l介音说(语言):苏联杨托夫(又译雅洪托夫)于1960年所提学说。其后,加拿大蒲立本于1962年也得到相同的结论。主要证据有:(1)中古的二等韵在上古音中只有三个例外字有[l-]声母,换言之,这一类的韵母不接来母,显示有共同..

古音邪纽归定说(语言)

古音邪纽归定说(语言):也叫“古音无邪纽说”。关于上古声母的学说。钱玄同《古音无“邪”纽证》(1932年)创立此说。钱氏云:“考《说文》九千三百余字中,徐鼎臣所附《唐韵》的反切证‘邪’纽的有一百零五字,连重文共一百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