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静如《论开合口》(1941年)对《切韵》音系中的部分合口韵提出的假说。王氏批评了瑞典高本汉的《切韵》音系分为强弱两种合口呼之后,对一等韵唐登、二等韵山佳庚、纯四等韵齐先青诸韵的合口仅限于喉牙音的现象作了解释。王氏认为这些韵之喉牙合口,在《切韵》时或稍前,乃为唇化喉牙音[k(w)-]等,渐后遂变为合口([k(w)-]>[kw-]),当时只是开口音,或称假合口音。唇化喉牙音之现象见于印欧语音史。古印欧语中牙喉原有两类,一为普通之舌根音,一为唇化牙喉音,即所谓labiovelar,当发此种牙喉音时,舌根抵后腭,较普通牙音为后,同时唇作撮势,故称唇化(1abialized)。其音标为[kw-]、[kwh-](或[kw-]、[kw‘-])等。因唇化故可演变为[kw-]或[ku-],即今人称之为合口。高本汉拟四等合口亦为[kw-],[xw-],但这里的[w]是用为介音,王氏所拟之[w]实为形容(modifier)辅音,二者性质完全不同。王氏还认为,由于承认《切韵》音系中有唇化牙喉音,于是与之连接的元音亦自然稍后,此乃相关连之现象。如此则唇化之喉牙音与元音得以互相贯通,并进而推断唇化牙喉音乃遍及各等,三等韵重出之牙音,其三等(重纽三等)为唇化,而四等为普通音。王氏此说提出后,虽响应的学者不是很多,但李方桂《上古音研究》所提“圆唇舌根音”声母之说,与王氏此说实有近似的见解。kw类声母已有多家采用,比较合理,但重纽三等唇化牙音说则无人响应。
假合口说(语言)
假合口说(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