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合口说(语言)

假合口说(语言):

王静如《论开合口》(1941年)对《切韵》音系中的部分合口韵提出的假说。王氏批评了瑞典高本汉的《切韵》音系分为强弱两种合口呼之后,对一等韵唐登、二等韵山佳庚、纯四等韵齐先青诸韵的合口仅限于喉牙音的现象作了解释。王氏认为这些韵之喉牙合口,在《切韵》时或稍前,乃为唇化喉牙音[k(w)-]等,渐后遂变为合口([k(w)-]>[kw-]),当时只是开口音,或称假合口音。唇化喉牙音之现象见于印欧语音史。古印欧语中牙喉原有两类,一为普通之舌根音,一为唇化牙喉音,即所谓labiovelar,当发此种牙喉音时,舌根抵后腭,较普通牙音为后,同时唇作撮势,故称唇化(1abialized)。其音标为[kw-]、[kwh-](或[kw-]、[kw‘-])等。因唇化故可演变为[kw-]或[ku-],即今人称之为合口。高本汉拟四等合口亦为[kw-],[xw-],但这里的[w]是用为介音,王氏所拟之[w]实为形容(modifier)辅音,二者性质完全不同。王氏还认为,由于承认《切韵》音系中有唇化牙喉音,于是与之连接的元音亦自然稍后,此乃相关连之现象。如此则唇化之喉牙音与元音得以互相贯通,并进而推断唇化牙喉音乃遍及各等,三等韵重出之牙音,其三等(重纽三等)为唇化,而四等为普通音。王氏此说提出后,虽响应的学者不是很多,但李方桂《上古音研究》所提“圆唇舌根音”声母之说,与王氏此说实有近似的见解。kw类声母已有多家采用,比较合理,但重纽三等唇化牙音说则无人响应。

为您推荐

《广韵》韵类(语言)

《广韵》韵类(语言):系联《广韵》反切下字所得字类。《广韵》反切下字共有一千五百余字。清代陈澧用“反切系联法”,得《广韵》韵类三百十一类。计平声九十类,上声八十类,去声八十八类,入声五十三类。钱玄同认为《广韵》有..

唇音不分开合说(语言)

唇音不分开合说(语言):关于中古声母的学说。一般指《切韵》唇音不分开合。即唇音字可以做开口字的切下字,也可以做合口字的切下字。反过来,开口字或合口字都也可以做唇音的切下字。而且往往同一个唇音字既做开口字的切下..

古梗摄韵尾为舌面鼻音及塞音说(语言)

古梗摄韵尾为舌面鼻音及塞音说(语言):日本学者桥本万太郎关于中古汉语舌根鼻音韵尾(及相配的塞音尾)的学说。桥本氏根据越南语及日本汉字音,以及客家话等方言,把音韵学界公认的梗摄韵尾[-η]与[-k]改拟为舌面音//与/c/,而曾摄韵尾..

古群母有一、二、四等说(语言)

三B(语言)①

三B(语言):邵荣芬所分三等韵之一。包括之、咍三、齐三、歌三、麻、阳、清、庚三、蒸、东、钟、虞、鱼、尤十四韵(举平声以赅上、去、入声)。与李荣《切韵音系》的丑类大致相当,只是较李书多出庚三、咍三、齐三。..

《切韵》严/凡、臻/真韵系之别为声母变读说(语言)

《切韵》严/凡、臻/真韵系之别为声母变读说(语言):邵荣芬《切韵研究》所提学说。《切韵》严、凡两韵系只在上、入声溪母有对立,这个对立的现象可能是后来的增加字造成的,《切韵》原书没有。两韵系在《切韵》成互补状态。《..

喻三、喻四为重纽说(语言)

喻三、喻四为重纽说(语言):关于中古声母的学说。《切韵》以前多数学者认为喻三可以同匣[]相配而写作[i-]但到了隋唐时期,喻三显然已与匣母分离而近乎喻四了。李方桂《上古音研究》以区别重纽三四等的办法来区分喻三与喻四,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