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浊上声归清类(语言)

次浊上声归清类(语言):

声调演变现象之一。在绝大多数北方方言和若干南方方言(如部分吴语)中,中古汉语的次浊上声字在声调上读同阴上,而不是随全浊声母字那样读成阳上或去声(浊上变去),从历史文献上来考察,此种声调变化至晚在十二世纪,北宋邵雍的《皇极经世声音唱和图》中即已存在。在邵图中,鼻音、边音等次浊声母因声调而分成两类,即在邵图的十二音里,疑母(二音土石两行)、明母(三音土石两行)、微母(四音土石两行)、泥母(七音水火两行)、来母(七音上石两行)、日母(十音上石两行),都是清浊相配。其中清音是上声,浊音是非上声。上声如:五瓦仰(疑母)、母马美米(明母)、武晚尾(微母)、乃奶女(泥母)、老吕冷(来母)、耳(日母)。这种情况表明,古鼻音字边音字调类的演变,只有在古上声是跟着清音声母走的,平去入三声的鼻音边音字除了完全不分发音方法的去声,都不跟清音声母字走。在邵雍的时候,鼻音字边音字一定依上声或非上声而有所不同。根据现代吴语方言的知识可知:吴语中次浊声母(鼻音、边音、浊擦音等)有两套,一套是带喉塞音[-]的系列,一套是带有浊喉擦音[-]的系列,前者见于阴调类,后者见于阳调类。古代次浊声母只有一种[m]、[n]、[η]、[l],跟其他浊音声母一样,以后带上浊流[-],但因上声带有喉塞尾[-],起逆行同化作用影响其声母也产生紧喉作用,因而变成[m-]、[n-]、[η-]、[l-]而不带浊流。这种上声的[m]类声母,在邵雍方言和今部分吴语方言中都存在。所以次浊声母的上声字归入清类。换言之,次浊声母的声调变化,其本质是声母的问题。

为您推荐

近代四呼起源于宋元等韵的四等二呼说(语言)

近代四呼起源于宋元等韵的四等二呼说(语言):清代学者所提关于等呼的学说之一。近代的开、齐、合、撮四呼形成于明清,与宋元等韵的四等二呼不同,但它们之间是有对应关系的。《音韵阐微·凡例》说:“依韵辨音各有呼法,旧分开..

曲律(语言)

曲律(语言):曲的格律。包括曲牌、用韵、平仄、对仗、句式、字数、套数等规定。单曲称小令,两首或两首以上小令的组合称为套曲。套曲各曲必须同韵部,属同一宫调或同一管色,每首曲属一定曲牌,每个曲牌都属一定宫调。曲韵一韵..

入派三声(语言)

入派三声(语言):指古代的入声字,到元代《中原音韵》中,派入阳平、上声和去声。这种分派具有很强的规律性:全浊声母字变阳平,次浊声母字变去声,清声母字变上声。如白(并母)、狄(定母)、直(澄母)、舌(船母)、贼(从母)、涉(禅..

尖圆(团)音的合流(语言)

幺母(语言)

幺母(语言):《古今韵会举要》新增的三个声母之一。“幺”字在中古音属影母。在《举要》中“幺”母与“影”母之别不甚明晰。幺母在全书中共出现三十三次(与三十三种韵母结合),而影、幺两母出现在同一型韵母之前者共有十..

车遮韵的形成(语言)

车遮韵的形成(语言):韵母演变现象之一。车遮韵是《中原音韵》的十九个韵部之一。它主要是从《广韵》麻韵中分化出来的新韵部。这一类韵母的形成是中古音向近代音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车遮韵形成以后,至清代中晚期又进一..

词律(语言)

词律(语言):词的格律。包括词牌、用韵、平仄、对仗、句式、字数、段数等规定。词依长短分小令(十六至五十八字)、中调(五十九至九十一字)、长调(九十二字以上),依段数分单调,双调,三叠、四叠。每首词都有一个词牌,句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