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语言)

等(语言):

①也叫“等第”、“等列”。汉语语音分析的传统概念之一。现见最早有关等的材料是唐末《守温韵学残卷》。音韵学者将中古汉语的字音按等分为四类,即四等,表现在等韵图中是以四行分置四等。等主要是从韵母角度划分,如《韵镜》第二十三图平声栏中自上而下列寒、删、仙、先四韵,分别为一等韵、二等韵、三等韵、四等韵。清代江永《音学辨微》说:“一等洪大,二等次大,三、四皆细,而四尤细。”以发音的洪细为分等的基础。现代学者一般认可此说,认为在多数情况下,不同等的韵母表示其主要元音的开口度有差别,即一等韵开口度较大,依次渐小;而有时则表示[-i-](或[-i-])介音的有无。等同声母也有关系。有的学者认为等最初是从声母角度划分的。声母的分等同韵母的分等大多能吻合,这反映了中古汉语的音节结构、声韵配合关系的严整性;但在三等韵的精组、照三组和喻等声母中,声母与韵母的分等存在歧异,等韵图依声母的等列安置,形成所谓假二等和假四等。一说这种等和韵母不相应的现象是由于等韵图形制的局限造成的,声母本不分等。对于中古汉语的四等,古代学者有的使用别的称呼,如宋代邵雍《皇极经世·声音唱和图》称为开、发、收、闭。在明清时期,由于语音的演变,存在于中古汉语中的韵母四等之分已经归于泯灭,当时学者常把一、二等合并,三、四等合并,形成近代汉语的两等,如明代袁子让《字学元元》之分上等、下等。后来人们只用呼来分析近代汉语语音,等的概念便不再使用了。②指呼。如清代章嘉胡土克图等《同文韵统》有时以开口、齐齿、合口、撮口为四等。

为您推荐

《切韵》残卷(语言)

《切韵》残卷(语言):二十世纪初,甘肃敦煌莫高窟和新疆吐鲁番地区发现的唐写本陆法言《切韵》系韵书的残卷。这些韵书,出于敦煌的,在1907年至1908年之间被外国人所劫掠。英国人斯坦因劫去的藏在伦敦博物院图书馆,法国人伯希..

对音(语言)

对音(语言):指利用非汉语文字拼写或音译不同历史时期的汉语读音或用汉语音译非汉语文献。因绝大多数的现存对音资料都是用拼音文字拼写的,故对考订不同时期的汉语音韵的音类和音值都很有价值。用于汉语音韵研究的对音资..

轻重(语言)

轻重(语言):古人描摹语音的譬况用语,后发展成表示多种不同概念的音韵学术语。①声母的不同发音方法。梵汉对音每称不送气音为轻,送气音为重;《山海经》卷十六:“有兽左右有首,名曰屏蓬”。郭璞注:“即并封也,语有轻重耳。”指..

类隔切(语言)

《切韵》系韵书(语言)

《切韵》系韵书(语言):以《切韵》为蓝本进行增字、加注而未改变原音系本质的一系列韵书。它是整个韵书系统中的一个独立而又最为重要的系列。现存的这一系韵书主要有王仁昫的《刊谬补缺切韵》、《唐韵》(残存)、李舟《..

汉音(语言)

汉音(语言):日本汉字音种类之一。指隋唐时期由遣唐使、入唐留学生和求法僧人等输入日本的汉字音。这种汉字音的方言背景是当时中国的长安话和洛阳话。该读音有很强烈的汉语西北方言色彩。日本平安时代初期,汉音被定作标..

韵书(语言)

韵书(语言):供写作韵文查检韵字用的分韵编排的字典。编纂体例大体有三类:(1)先依声调分类,再在每一声调下分韵部,然后在每一韵部中按同音字分类排列,如《广韵》。(2)先分韵部,在每一韵部中依声调分类,然后在每一声调内按同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