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夏文(语言)

西夏文(语言):

中国古代党项羌族使用的文字。西夏时称为“蕃书”、“蕃文”,元代称为“河西字”。西夏大庆(1036-1038)年间,国主李元吴命大臣野利仁荣等仿汉字成例创制。共六千余字,颁为国字。一字一音,属表意文字类型。字形类汉字,形体方整,结构复杂。由点、横、竖、撇、捺、拐、提等基本笔画组成。有楷书、行书、草书、篆书。构字方法吸收了汉字“六书”的某些原则。在文字构成上可分为单纯字和合体字两大类。合体字中的会意合成字和音意合成字约占总字数的百分之八十左右。西夏文曾在西夏境内与汉文同时广泛流行。曾用来撰写西夏法律、历史、文学、医学书籍,编印了《番汉合时掌中珠》、《文海》、《同音》等多种字典和韵书,还翻译了大量汉籍和佛经。官府文书、买卖文契、碑刻、钱币、印章等也使用西夏文。西夏王朝设立“番学院”培养西夏文人才。元代中叶仍流行于甘肃、宁夏一带。明代中叶后随着党项族的消亡而成为死文字。二十世纪初,有大批西夏文资料流落国外。中国及苏联、日本、美、法、英、新西兰等国学者对西夏文皆有研究。中国近年出版了专着《文海研究》、《同音研究》。

为您推荐

印刷通用汉字字形表(语言)

印刷通用汉字字形表(语言):汉字字形表的一种。汉字字形整理组编制。文化部和文字改革委员会1965年1月30日联合公布,1983年1月公开发表。规定了六千一百九十六个汉字的通用字体(即宋体)的标准字形(包括笔画数目、笔画形..

第穆萨摩崖刻石(语言)

第穆萨摩崖刻石(语言):唐代吐蕃摩崖刻石。赤德松赞赞普(798-815在位)继位后不久刻于工布第穆萨(今西藏林芝县米瑞区广久乡),面临雅鲁藏布江。青岩石面,呈正方形,下方刻成碑座形式。有字花纹十枚,藏文二十一列。内容为赤德松..

藏文(语言)

藏文(语言):中国藏族使用的文字。国外说藏语的地区也有使用这种文字的。据藏文史书记载,藏文是七世纪中叶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在位时,由其文臣图弥三菩扎参照梵文字母创制的一种拼音文字。自左向右横写。有三十个辅音字母和..

汉字信息处理(语言)

汉字现代化方案(语言)

汉字现代化方案(语言):袁晓园所创拼音汉字方案。共有一百零八个字母,其中基本公音(声母)二十四个,基本母音(只含阴平调的韵母)十五个,声介混合的公音二十四个,定调母音(含阳、上、去三声的韵母)四十五个。混合公音和定调母..

信息交换用汉字标准字码(语言)

信息交换用汉字标准字码(语言):简称“汉字标准代码”、“XJHB”(“信”、“交”、“换”、“标”字拼音的第一个字母缩写)。进行汉字信息处理与交换时的统一的机器内部码。目的是使汉字代码尽可能简短化,中文字库等设备..

拉丁化新文字(语言)

拉丁化新文字(语言):简称“新文字”。用拉丁字母拼写汉语的重要方案之一。瞿秋白最早倡议设计。1931年9月26日在海参崴(今苏联的符拉迪沃斯托克)召开“中国新文字第一次代表大会”,在瞿秋白等人的《中国拉丁化的字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