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际教学法 :
20世纪70年代,欧洲共同体国家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等方面不断加强交流与合作,但欧共体内不同的语种使其日常工作受到了严重的干扰,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各国之间关系的发展。随着对语言交际的需求日益迫切,交际教学法应运而生。20世纪六七十年代兴起的一些语言学理论为交际法提供了理论依据。美国学者N.乔姆斯基(Noam Chomsky,1928~)认为理想的语言能力指能够拥有接近本族语者水平的语言规则体系(语言规则的显性或隐性知识)。美国社会语言学家D.海姆斯(Dell Hymes,1927~2009)的交际能力观则认为语言的交际功能是语言最基本的功能。学习者不仅需要内化的语言规则体系,更需要语境或社会语言能力(语言规则使用的知识)。英国功能语言学家M.韩礼德(Michael Alexander Kirkwood. Halliday,1925~)的系统功能语言学也十分重视语言的社会交际功能以及如何实现这些交际功能。
与注重语言形式与结构的语法翻译法和听说法相比,交际教学法明确指出交际能力的培养是外语教学的核心与最终目标,从而被视为现代外语教学理论与原则的代表,盛行一时。但由于对教学原则的过度解读,交际教学法的实行初期只强调语言的交际性和实用性,忽视了语法教学,反之影响了交际功能的顺利实施。随着对外语学习机制的更深入认识以及教学实践中出现的问题,人们开始进行了反思,认识到语言知识本体的重要性。另外,从本质而言,交际教学法只是一种教学理论,并没有提供具体的教学方法。外语教师需要进一步理解交际教学的理念与原则,并汲取一些传统教学方法中的精华,合理设计教学大纲与活动,真正达到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的有机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