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莱歇尔,A. : 德国语言学家。1821年 2月19日生于迈宁根,1868年12月 6日卒于耶拿。1850~1857年任布拉格大学教授,1857~1868年任耶拿大学教授。
施莱歇尔是历史比较语言学在19世纪中期影响最大的人物。他最早主张从本地人学语言,他自己就是这样学会了斯拉夫语、立陶宛语、捷克语的。他在哲学上受黑格尔的影响,在自然科学方面受达尔文的影响,这些是他的语言理论的根源。
施莱歇尔最重要的著作是《印度日耳曼诸语言比较语法纲要》(1861~1862),每章先写出他所构拟的原始印欧语形式(加星号为记),再写实有的梵语、古希腊语、拉丁语、日耳曼语等形式。这个比较法为后来的新语法学派开辟了道路。
施莱歇尔把语言分为3类:孤立语(如汉语),屈折语(如印欧语),粘着语。他认为语言总是从孤立阶段经粘着阶段发展到屈折阶段,印欧语是最高阶段的语言,但是拿不出历史证据。他这个说法之所以曾经风靡一时,只是因为迎合了印欧人的种族偏见。
施莱歇尔提出"谱系树"模式。按他的说法,最早是原始印欧语,这像是树干;由此生出两支,一支是斯拉夫-日耳曼语支,一支是雅利安-希腊-意大利-凯尔特语支,从这些语支再分别生出日耳曼、立陶宛、斯拉夫、凯尔特、意大利、希腊、伊朗等语言。这个谱系树模式已为后人所采用,但只是为了大致了解语言的演变过程。语言不是在哪个年月突然分为两支的,一种语言分化为不同语言之后仍然彼此互相影响,这与树木各枝的互不相干不同。
施莱歇尔所设想的原始印欧语,结构很简单,只有几个元音,几个辅音,词法非常有规则。这个假说在他去世几年之后就为K.布鲁格曼等所推翻。1905~1907年在土耳其发掘出了公元前1700~前1200年的赫梯文字,更证明施莱歇尔所构拟的形式需要修正。
施莱歇尔最早提倡用自然科学方法来研究语言,他的《印度日耳曼诸语言比较语法纲要》是19世纪60年代对印欧语系最有系统的描述。 但是由于掌握材料不够,他的语言类型三分法和印欧语言谱系描写法都不免粗疏,已由后人作了许多修正。
施莱歇尔还著有《立陶宛语手册》(1856~1857),这是立陶宛语的第一本科学描述。
- 欢迎来到文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