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诒让(1848~1908) : 中国清末经学家、校勘训诂学家、古文字学家。字仲容,号籀庼,浙江瑞安人。道光二十八年八月十四日(1848年9月11日)生。同治六年(1867)乡试中举。光绪前期报捐刑部主事,签分后不久就称病归乡,专心著述。晚年有感于民智闭塞,国势衰微,颇致力于地方教育事业。光绪三十四年五月二十二日(1908年 6月20日)逝世。
孙诒让治学的范围很广,其主要成就集中在古籍整理和古文字研究这两方面。前一方面的代表作有《周礼正义》(1905)、《墨子间诂》(1894,定本1910)和《札迻》(1894)等书。后一方面的著作主要有《古籀拾遗》、《古籀馀论》、《契文举例》和《名原》。文集《籀庼述林》(1916)也收了一些这方面的文章,如《籀文车字说》(卷三)、《毛公鼎释文》、《克鼎释文》(卷七)等。
《古籀拾遗》 3卷是订正宋代薛尚功《历代钟鼎彝器款识法帖》、清代阮元《积古斋钟鼎彝器款识》和吴荣光《筠清馆金文》这 3种金文著录书中的考释错误的,光绪十四年(1888)刊行。《古籀馀论》 2卷是订正清吴式芬《捃古录金文》中的考释错误的,成书于光绪二十九年(1903),刊行于1929年。孙氏在小学和古文献方面有很深的功底。他研究金文, 分析字形比较审慎, 并善于利用古籍中的有关资料,成绩超过前人。《契文举例》 2卷是孙氏在光绪三十年(1904)读了刘鹗《铁云藏龟》(1903)后所写的,1917年由罗振玉据稿本影印出版。这是写得最早的一部研究甲骨文的专著,书中不免有很多错误,但是仍有一些值得重视的意见。
《名原》 2卷写成于光绪三十一年(1905),刊行于民国初年。孙氏在此书中从文字学的角度总结了自己研究甲骨、金文的成果,在分析偏旁和说明字形的繁简变化等方面花了较大力量,对汉字的原始情况及演变原因也作了一些探索。近人多认为孙氏的著作代表了清代古文字学的最高水平。
朱芳圃:《孙诒让年谱》(中国史学丛书),商务印书馆,1934。
- 欢迎来到文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