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若 : 又作"读如"、"读若某同"、"读与某同"。为汉代训诂学家所创术语,并被历代沿用。传注多用"读如",其余则见于《说文解字》。段玉裁《周礼汉读考·序》说:"读如、读若者,拟其音也。古无反语,故为比方之词。"清代学者对此多持异议。钱大昕认为:"许氏书所云`读若`、云`读与同`,皆古书假借之例,假其音并假其义,音同而义亦随之,非后世譬况为音者可同日而语也。"(《潜研堂文集·古同音假借说》)王筠《说文释例》和张行孚《 说文发疑 》都认为,明音、明假借二者兼有,不可一概而论。洪颐煊《说文读例》则认为"读若"除释字音、通假借外,还有训字义的作用。近代学者的研究结果表明,《说文》中"读若"的基本作用是比况被释字的读音;读若字与被释字既然音同或音近,而用以比况的字又往往是比较通行的字或人所易晓的成语方言,因此读若字就有可能是被释字的假借字,或与被释字意义相通。例如",门户疏窗也。读若疏";"龢,调也,读与`和`同";"雁,鸟也。读若鴈"。古代文献中用"疏"不用"",有些即为""之假借;"龢"与"和"、"雁"与"鴈",古多通用。
对传注中的"读如",意见较为一致,即:不但拟音,而且指明假借。例如《周礼·春官·男巫》:"春招弭。"郑玄注:"杜子春读弭如弥兵之弥。"《礼记·儒行》:"起居竟信其志。"郑玄注:"信,读若`屈伸`之`伸`, 假借字也。"杜、郑即以"弭"、"信"为"弥"、"伸"的假借。
读若、读如等都有以本字相释的情况。有时是该字一音数义,用读若、读如等指出该字在此处应是某义;有时该字虽然只有一音一义,也用读若、读如引出常语俗词明确该字的音义。前者如《周礼·天官、大宰》:"六曰主, 以利得民。" 郑玄注:" 利读如上思利民之利。"《说文》:"佈, 数祭也。读若舂麦为佈之佈。"后者如《周礼·考工记·陶人》:" 庾实二觳。 "郑玄注:"庾读如`请益,与之庾`之`庾`。"《说文》:"掔,固也。读若《诗》`赤舃掔掔`。"
在传注中,读如与读为有时混乱。例如《周礼·天官》:"胥十有二人。"郑玄注:"胥,读如谞,谓其有才知为什长。"而在《大行人》"七岁属象胥"下又说"胥,读为谞。"
- 欢迎来到文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