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临摹

[书法]临摹:

习字之法,统称“临摹”。

但细区别之,则“临”是置范本在旁,观其大小、浓淡、形势而学之。“摹”是以薄纸覆范本上,随其曲折婉转用笔描习之。二者不同。古人认为,临书易得笔意,摹书易间架位置,学书过程中二者得兼而用之。宋黄伯思《东观余论·论临摹二法》云:“世人多不晓临摹之别。临,谓以纸在古帖旁,观其形势而学之,若临渊之临,故谓之临。摹,谓以薄纸覆古帖上随其细大而拓之,若摹画之摹,故谓之摹。又有以厚纸覆帖上就明牖景而摹之,又谓之向拓焉。临之与摹二者迥殊,不可乱也。

”宋姜夔《续书谱·临摹》云:“摹书最易,唐太宗云:‘卧王蒙于纸中,坐徐偃于笔下’,亦可以嗤萧子云。唯初学书者不得不摹,亦以节度其手,易于成就。皆须是古人名笔,置之几案,悬之座右,朝夕谛观,思其用笔之理,然后可以摹临。

其次双钩蜡本,须精意摹拓,乃不失位置之美耳。临书易失古人位置,而多得古人笔意;摹书易得古人位置,而多失古人笔意。

临书易进,摹书易忘,经意与不经意也。夫临摹之际,毫发失真,则神情顿异,所贵详谨。

”清朱履贞《书学捷要》云:“临摹。学书须求古帖墨迹,模摹研究,悉得其用笔之意,则字有师承,工夫易进。

”清周星莲《临池管见》云:“初学不外临摹。临书得其笔意,摹书得其间架。

临摹既久,则莫如多看,多悟,多商量,多变通。

坡翁学书,尝将古人字帖悬诸壁间,观其举止动静,心摹手追,得其大意。

此中有人,有我,所谓学不纯师也。又尝有句云:‘诗不求工字不奇,天真烂漫是吾师。

’古人用心不同,故能出人头地。余尝谓,临摹不过学字中之字,多会悟则字中有字,字外有字,全从虚处着精神。

彼钞帖画帖者何曾梦见?”明王世贞曰:“临书易得意,难得体;摹书易得体,难得意。临进易,摹进难。离之而近者,临也;合之而远者,摹也。”宋岳珂曰:“摹临两帖本不同,摹帖如梓人作室,梁栌榱桷,虽具准绳,而缔既成,气象自有工拙。

临帖如双鹄并翔,青天浮云,浩荡万里,各随所至而息。”

为您推荐

[书法]指法

[书法]指法:指执笔时手指的作用和相互间配合的关系。指主执笔,腕主运笔,二者配合恰当,方能合理用笔。一般指法有:“二指法”、“三指法”、“四指争力法”、“五字执笔法”、“七字法”、“拨镫法”等。然亦有主张指除主执..

[书法]相让

[书法]相让:字的点画少者易松散,多者易拥挤,故作书时偏旁结构之间须彼此相让,互不妨碍,妥贴安排。并于相让中得相助之意。欧阳询《三十六法》云:“相让:字在左右,或多或少,须彼此相让,方为书善。如‘马’旁、‘系’旁、‘鸟’旁..

[书法]草圣

[书法]草圣:有二义:①善草书者称“草圣”。西晋卫恒《四体书势》云:“汉兴而有草书,不知作者姓名。”“弘农张伯英者,因而转精其巧,凡家之衣帛,必先书而后练之。临池学书,池水尽墨。下笔必为楷则,常曰:‘匆匆不暇草书’。寸纸不..

[书法]轻重虚实

[书法]按

[书法]按:用笔法之一。与“提”相对而言。指在垂直方向上向下用笔的动作。《说文》云:“按,下也。”段玉裁注:“以手抑之使下也。”又《集韵》云:“按,捺也。”唐张怀瓘《玉堂禁经·用笔法》云:“八曰按锋,囊锋虚阔,章草磔法用..

[书法]草书

[书法]草书:汉字书体之一。为书写便捷而创制的一种书体。有结构简省,笔画牵连,偏旁相借等特点,只是难于识读。始于汉初,最初为草率书写之隶书,即所谓“草隶”。后演变为“章草”。至汉末张芝,方始创“今草”,即删去“章草”中..

[书法]挑

[书法]挑:“”,《中华大字典》:“徒了切,掉,上声,筱韵。”其义无考,疑即“窕”。《广雅·释诂》:“窕,宽也。”字之上下左右各部分笔画有多少,形体有偏侧,为求得字整体之平衡、相称,故字中有些笔画必须伸张宽展之。欧阳询《三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