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一九七三年在长沙马王堆三号墓出土。
《老子》乙本和卷前的四篇古佚书合抄在一幅宽帛上,出土时已沿摺痕断成三十二片。帛书原高48cm,朱丝栏,墨书,共三百五十二行,一万六千多字。上篇爲《德经》,三千零四十一字,下篇爲《道经》,二千四百二十六字,共五千四百六十七字。抄写年代可能在文帝时期(公元前179—157)文物出版社《马王堆帛书》着录。
。【赏析】:乙本比甲本更多地具有隷书的意趣。
用笔严谨,落笔藏、露锋兼施,横画略向右上方倾斜,稍具波势,运笔轻重交用,粗细有别,“骨气洞达,爽爽有神”。使转以方折爲主,圆弧线条减少而多用平直的线条,故结体方正。有汉代篆书(缪篆)的意态,凝重中见秀韵。波磔分明,“危”、“也”、“先”、“见”、“允”等字的捺笔(竪弯鈎),“成”字的斜鈎,“得”、“时”、“何”、“侍”、“力”、“巧”、“可”等字的(竪鈎)撇笔因
界栏所囿,不便向左右展开,只能向下垂伸,故用力加重,向下侧方垂伸加长,而予以突出。
“人”、“以”、“冬”、“外”等字的捺笔厚重有力,书写时强调波磔,造成疏密、粗细的强烈对比,追求字体的形体美,已渐开汉隷的风气。在用笔和字形结构上仍具有云梦秦简的遗意,结体变化不大,某些字无明显的波势与挑法。
西汉初期的帛书长笔还不太显着,只是略长出半字,表现了工稳遒美的风格,这种古拙朴质的作风,正是早期隷书的艺术特徵之一。结体严密,字与字之间相隔一定的距离,错落成趣,整体章法效果均衡疏朗,步伍整齐,天眞烂漫之趣溢于笔墨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