毡裘,亦作“颤裘”、“旃裘”。
以毛织制之衣,古代西北胡人(泛指今西北方少数民族)所服。亦用为称其酋长之辞。
北魏曹虎《答孝文帝书》云:“改易毡裘,妄自尊大。”唐张说《入朝诗》云:“毡裘吴地尽,髫荐楚言多。”后谓北方少数民族文化落后,不如中原文明,谓“毡裘气”。宋黄伯思《东观余论·论书六条》云:“后魏北齐人书,洛阳故城多有遗刻,虽差近古,然终不脱毡裘气。文物从永嘉来,自北而南,故妙书皆在江左。”清康有为《广艺舟双楫·述学第二十三》云:“时张延秋编修相谓帖皆翻本,不如学碑,吾引白石毡裘说难之,盖溺旧说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