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三义:①执笔法之一,亦称“双苞”。
笔在中指和无名指之间,大指向外撅着,以食指与中指一起包在笔管外而向内钩着。唐韩方明《授笔要说》云:“平腕双苞,虚掌实指,妙无所加也。”清朱履贞《书学捷要》云:“双钩者,食指、中指尖钩笔向下,大指拓住,名指、小指屈而虚悬,帮附中指,不得着笔,则虎口开,掌自虚,指自实矣。此谓双钩。
依此学书,则圆转劲利,挥运自如。”又云:“拨镫者,聚大指、食指、中指撮管杪若执镫,挑而拨镫,即双钩法也。”②宋米芾《书史》云:“唐中书令褚遂良《枯木赋》是粉腊纸拓,书后有‘未能’二字,余辨是‘双钩’,唐人不肯欺人,若无此‘双钩’二字,则皆以为真矣。”此“双钩”即“钩填”。见“双钩廓填”条。
③谓书法功夫到家,笔笔中锋,故字画中有一丝如发,墨在字画两边成双钩状。清包世臣《艺舟双楫·述书上》云:“鲁斯书名藉甚,尝语余曰:‘古人用兔毫,故书有中线;今用羊毫,其精者乃成双钩。吾耽此垂五十年,才什得三四耳。
’余答言书不能佳,然下笔辄成双钩。鲁斯使面作之,画旁皆聚墨成线如界。余以此差自信矣。”又云:“锐精仿习一年之后,画有中线矣。每作熟纸作书,则其墨皆由两边渐燥,至中一线如丝发,墨光晶莹异常,纸背状如针画。自谓于书道颇尽其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