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诗卷(书法)

杜甫诗卷(书法):

【简介】:

淸·王铎书于顺治三年(1646)。时年五十五岁。绫本。草书。25.1×230.2cm。辽宁省博物馆藏。刊于《辽宁省博物馆藏历代法书选集》(二),日本《中国书道全集》(八)。

【赏析】:

王铎在横卷中更能发挥他草书“飞腾跳掷”的特点。如果不满足于这种感觉的陈述,可以爲这种感觉找到线结构上的原因。单字轴线左右欹侧,只有极少数字轴线偶尔呈垂线状—偶尔,这样每一行内部都隐含着强烈的波动;结构转折处大部分夹角略小于九十度,加上大量点画呈直线型或接近直线型,单字内部空间收敛性不强,因此与单字外部空间能较好融合,作品因此显得开朗疏阔、气势宏大;字结构处理非常随意,但情调统一,有些字联繫紧密,不再以单字结构爲固定的节奏段落,有些地方数字成爲一相,或一字分属两个不同的段落,作品空间节奏显得十分生动,单字外形大小对比强烈,但相邻各字内部空间面积与情调的接近,使空间节奏强烈变化时保持了很好的连续性。

作品用笔亦十分率意,有些地方甚至显得过于粗糙,作者似乎只按他习惯的用笔方式把动作做出,对线条的外观毫不顾及—这正是一件狂放不羁的作品所希望观者产生的感觉。然而这种隐含的运动是那样肯定,那样洒脱,那样富有变化,只要能进入这种运动节奏中,自能被这种律动所裏挟。此外,在这种节奏中产生的部分精美的线条,遒劲、圆实,又使人得到这样一种感觉:作者并不是不能精到,而是不屑于谨小愼微。—于是,所有的粗放、疏略都因此而获得新的意义。

精美和率意之间的平衡是很难把握的。明代的草书传统给王铎凖备了率意的一面,然而“一日临帖,一日应索请”,他从前代大师们那裏取得了另一面。统一这一切的是他的心境,以及在此心境中生长出来的审美理想:怪、狠、奇。他认爲这些并不与雅矛盾,亦符合“中庸”的原则。—这很可能不是爲自己的审美理想寻找依据,而是把传统思想的原则理解爲对内心的忠实。由此,我们不难理解他对怀素,高閑的批评,他或许从那些作品中感觉到一种非心灵的、迎合时尙的东西。

王铎在这件作品中是无所迎合的。

为您推荐

临王筠寒凝帖轴(书法)

临王筠寒凝帖轴(书法):【简介】: 淸·王铎书于丁丑年(1637)。绫本。行书。凡四行,共五十八字。186.8×50.7cm。上海博物馆藏。刊于日本《中国明淸书法名品图册》。【赏析】: 王铎的书法在现代大受推崇,在日本影响尤大,日本..

赠公度郑词丈诗册(书法)

赠公度郑词丈诗册(书法):【简介】: 淸·王铎书于五十三岁(1644)时。纸本。草书。书诗。凡七十三行,共二百七十四字。共十四开,第一至十三开均28.3×36cm。第十四开28.1×17cm。台北故宫博物院藏。《石渠宝笈三编》着录。..

临王昙首昨服散帖(书法)

临王昙首昨服散帖(书法):【简介】: 淸·王铎书于顺治八年(1651)。绫本。草书。凡四行,共六十八字。191×52cm。刊于日本《书道全集》(二十一)。【赏析】: 王觉斯草书浑雄恣肆,奇拙多姿,抗衡明贤,直逼晋人。 明代建筑高大宏..

钱谦益(书法)

病榻消寒杂咏诗轴(书法)

病榻消寒杂咏诗轴(书法):【简介】: 淸·钱谦益书于康熙三年(1664)。绫本。行书。凡四行,共六十三字。234.9×49.7cm。上海博物馆藏。刊于《中国书道全集》(八)。【赏析】: 淸初书坛,有成就者多爲明代遗民,这些遗民书家,有亡..

留侯论(书法)

留侯论(书法):【简介】: 明·周之芑书。纸本。行草书。凡二十四行。册页共十一开,高24.6—25.5cm,宽13—14.8cm。台北故宫博物馆藏。刊于《故宫博物院法书全集》(二十)。【赏析】: 周之芑的行草书留侯论,是明代书法中颇具个..

千字文(书法)

千字文(书法):【简介】: 明·苏眉阳书。纸本。草书。凡八十八行。每行字数不一。十一开。每开均20.2×8.40cm。《石渠宝笈三编》着录。今载《故宫书画录》卷三。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刊于台湾《故宫历代法书全集》(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