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松波姻长兄散文轴(书法)

赠松波姻长兄散文轴(书法):

【简介】:

淸·梁同书书。纸本。行书。散文一则。凡五行,每行字数不一,共九十字。130.2×58.6cm。上海博物院藏。刊于日本《中国明淸书法名品图册》。

【赏析】:

淸初在董、赵书法笼罩的氛围中,出现一批注重传统、恪守帖学的书家,梁同书就是其中的代表。其特点爲,循规蹈矩、出入有法,传统功底深厚。在当时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和显赫的书名,讲求艺术形式,不重视个性的抒发,因此,尽管他们名噪一时,但被后来势如潮涌的碑学高潮所淹没,而终于没能成爲一流的书法大家。

梁同书此行书轴可说是在这帖渐衰、碑渐盛的交替时期的代表作品。整个作品讲求形式完备,从笔法到构字及章法均从传统中来,一笔不苟,无可挑剔,在徐疾有致,从容鎭静的书写中,表现出一种良好的艺术素质和温文尔雅的书卷气,这是典型的贵族风格。与作品文字内容颇统一的,有一种“竹楼数间,负山临水,疏松修竹”的娴静与秀美,有一种“一香一茗,同心良友,閑日过从,坐头谈笑”的洒脱与閑适。梁同书毕竟是淸初帖学中脱頴而出的书家,因此,在恪守规範之中,能表现出洒脱有致纵横如意的才情。作品行书与草书的相杂变换和谐自然,长长的撇,不拘位置,较多地表现出苏轼行书的左伸右缩,左秀右枯的潇洒的斜势。最终落款“山舟梁同书”同纤细的草书收笔,与开篇“竹楼”二字浓重粗厚形成对比,并形成“声渐不闻声渐悄”的逐渐淡化,令人有回味的余韵。

为您推荐

爲敬承书条幅(书法)

爲敬承书条幅(书法):【简介】: 淸·梁同书书。纸本。行草书。凡四行,共八十字。苏州博物馆藏。刊于《中国书法》一九八七年第二期。【赏析】: 这是梁同书七十六岁时爲敬承所书的条幅。梁同书与刘墉、王文治并称刘、梁、王..

节书苏轼远景楼记轴(书法)

节书苏轼远景楼记轴(书法):【简介】: 淸·刘墉书于乾隆五十七年(1792)。纸本。行书。凡六行,共九十五字。辽宁省博物馆藏。刊于日本《中国书道全集》(八)。【赏析】: 刘墉历淸康熙、乾隆、嘉庆三朝,时逢盛世,位极人臣,如中天..

苏轼游道场山诗卷(书法)

苏轼游道场山诗卷(书法):【简介】: 淸·刘墉书于乙卯(1795)。纸本。行书。七言诗二首并记。凡四十行,共三百零五字。31.4×190.5cm。上海博物馆藏。刊于日本《中国明淸书法名品图册》。 集评 近代谭泽闿跋:“此诸城七十..

梁同书(书法)

快雨堂诗翰(书法)

快雨堂诗翰(书法):【简介】: 淸·王文治书于乾隆四十八年(1783)。行书。纸本。凡十九行。纵24cm。刊于日本《书道全集》(二十一)。 【赏析】: 此作品中的小楷,横画很有特色,不是一种左细右粗的楔状形,而是形成一条两头稍低..

何中早起诗轴(书法)

何中早起诗轴(书法):【简介】: 淸·刘墉书。行草书。凡五行,共六十一字。砂金笺。88.8×37cm。日本京都国立博物馆藏。刊于日本《书道全集》(二十一)。【赏析】: 刘墉行书元人五言古诗神形兼备,以墨色厚重,貌丰骨劲的特色给..

赠竹泉八言联(书法)

赠竹泉八言联(书法):【简介】: 淸·刘墉书。纸本。行书。八言联一副。无锡博物馆藏。刊于《中国书法》一九八七年第三期。 【赏析】: 石庵书法以用墨厚重、貌丰骨劲而着称于淸代乾、嘉书坛。他能通涉百家,博採衆长,更得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