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书诗稿册(书法)

自书诗稿册(书法):

【简介】:

元·倪瓒书。纸本。行书。自书诗稿四十七首。册页,凡十六幅。每幅均24.4×20.1cm。《石渠宝笈三编》着录。台北故宫博物院藏。今载《故宫书画录》卷三。刊于《故宫历代法书全集》(十六)。

【赏析】:

历代书坛高手皆善小行书,其中最引爲自许的是米芾。倪瓒此诗稿实是小行书中的上乘之作,可与米芾的跋尾书相抗衡,或谓过之。徐谓的鑒赏力是极高的,他说:“瓒书从隷入,辄在锺繇《荐季直表》中夺舍投胎,古而媚,密而疏。”瓒书字形取横势,与锺繇《荐季直表》的意趣一致,在形态上也有直接效法锺书的地方,这种风格的源头当然是从隷意而来。倪瓒的奥妙在于“古而媚”,“密而疏”。古质而今妍是中国书法自汉而晋的演变。倪瓒在总体风格上不仅以淸妍的行草笔意爲造型的根据,而且较多地汲取了隷书阔朗的遗意,使妍媚与质朴,机巧与拙大,这些本不相容的对立因素,被他较成功地统一在作品里。这种创造,一方面体现了作者的意匠独具,另一方面也证明了咀华含英的书作是包孕着多种辩证因素的。单调只能使人感到贫乏:丰富、蕴藉才能体现出书法浓郁的品味。如果再从具体的结构中去探讨“密而疏”的特徵,就能更淸晰地发现倪瓒风格的形成过程。倪瓒运笔浓重,笔势紧密,往往一个字的笔画都有一种从左向右,从外向内旋转的趋势,无疑表现出倪瓒挥运时的神畅情緖。绵密流走的行笔,也促使了倪瓒字距较小,表现出气贯势联,形成整体风格上的深密感。但是倪瓒的机趣更表现在善于化密爲疏的地方。比如“花”字,将右边的一撇简略爲一点,去繁爲疏;“阴”、“汉”等字的结构都有这种处理,形成字内的空灵感,密集的篇幅不致于滞塞沉闷了。

为您推荐

余阙(书法)

余阙(书法):【小传】: 元成宗大德七年—元顺帝至正十八年(1303—1358)。字廷心,一字天心。自号靑阳先生。庐州(今安徽合肥)人。世家武威,父官于庐,遂家焉。元统元年赐进士及第。与修辽、金、宋三史。工诗文。存世书迹有《..

幽磵寒松图题诗(书法)

幽磵寒松图题诗(书法):【简介】: 元·倪瓒书。纸本。楷书。59.7×50.4cm。故宫博物院藏。刊于日本《中国书道全集》(六)。 【赏析】: 此爲题画诗,原作在画的上方,并不是一张单独的书法作品。倪瓒是位颇有名气的大画家,其画..

紫阳书院记册(书法)

紫阳书院记册(书法):【简介】: 元·唐元书。纸本。隷书。凡三十九行。除第三十八行爲五字外余皆每行九字,共三百四十六字。凡四开,第一开22.5×23.9cm,第二开22.7×22.6cm,第三开22.6×22.9cm,第4开22.7×22.9cm。台北故宫博..

淡室诗轴(书法)

送张德常改除嘉定诗帖(书法)

送张德常改除嘉定诗帖(书法):【简介】: 元·苏大年书于元至正二十年(1360)。纸本。行书。七律一首并序。凡六行,每行字数不一,旁注小楷七字,共一百零一字。30.6×22.8cm。上海博物馆藏。刊于《中国古代历代书画图目》(二)..

苕之水诗卷(书法)

苕之水诗卷(书法):【简介】: 元·陆居仁书于明洪武四年(1371)。纸本。草书。28.2×130.7cm。故宫博物院藏。《墨缘滙观》着录。刊于《故宫博物院藏历代法书选集》(二),日本《中国书道全集》(六)。 【赏析】: 这是一件精彩..

诗五首帖(书法)

诗五首帖(书法):【简介】: 元·倪瓒书。纸本。楷书。册页。凡二十九行。每行字数不一。共三百四十一字。点去二字。23×55.5cm。台北故宫博物院藏。《石渠宝笈初编》着录。今载《故宫书画录》卷三。刊于台湾《故宫历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