悯松诗卷(书法)

悯松诗卷(书法):

【简介】:

明·王鏊书。纸本。草书。七言诗一首。凡四十八行,每行字数不一,共二百三十四字。34.3×360.6cm。台北故宫博物院藏。《石渠宝笈三编》着录。刊于台湾《故宫历代法书全集》(五),载入台湾《故宫书画录》卷一。

【赏析】:

明代是帖学的泛滥期,也是帖学的崩坏期。马宗霍评爲:“帖学大行,故明人类能行草,虽绝不知名者,亦有可观。简牍之美,几越唐宋,惟妍媚之极,易粘俗笔,可与入时,未可与议古。”“俗笔”,意谓无晋人风韵:“入时”,即指明人新新奇奇的追求。王鏊此幅书作,用笔腾跳,变化奇诡。重处如牛头耸挺,轻处如芒针耀眼,竭尽姿态,故意地流露出挥运时的一种顿困的状况,着意在结构中迎送来往。使转的对比是曲直并用的。如果从意境上来分析,气氛萧瑟,没有一处可比着痛快欢悦的。这还可视爲作者心境郁闷,点点画画,丝丝缕缕,欲吐非吐,充满了尖锐苦涩,是一派偃蹇踬碍的相貌。书者,心画也。妙处是能将作者的心态变成让人人可以视见的墨迹,人人可以感受的墨象。人的心理变化是不同的,因此墨迹的意象也是个大千世界。可笑,可哭,可愕,可愠,可怒髮冲冠,也可温让礼揖,不拘一格,得自然之佳妙。

王氏《悯松诗卷》草书以瘦硬拗直的折笔爲主要形式。

明代,帖学的盛极,带来了审美心理的逆转。与使转的传统形式和审美标凖相反,体现着鲜明的顿挫和节奏的创新笔法开始出现。这个流派风格的美学特徵是强调精神的外耀和处处展示,借以夸饰个性的完整,这一点,又是凭藉尖硬的笔及其强直的运用方法得以实现的。王氏《悯松诗卷》就是这个流派的代表作品之一。

王氏居官正直明察,具有对儒家思想的执拗与实践,在风雨飘摇的明代中叶,他借题“悯松”,直抒胸臆,而《悯松诗卷》笔意的嶙峋劲翘,也恰当地表现了书家的鲜明个性,危峰孤松独秀的风采,自笔下跃然而出。可以说,这是一件字人合一的较佳作品。

从技巧和形式方面考察,王氏这件作品的反传统精神是很明确的,而它的简单重複,则是以艺术形式表现作者性情心态的一种极端,可以欣赏借鑒,却缺乏仿效的内涵和价値。这个问题,具有艺术创作与学习的普遍规律性。

为您推荐

出师表(书法)

出师表(书法):【简介】: 明·祝允明书于正德九年(1514)。纸本。小楷书。高22cm。刊于日本《书道全集》(十七)。【赏析】: 提起祝允明,就会自然想到他沉着痛快,奇宕潇洒的草书,其实祝允明是一个眞行草隷篆俱佳的全能书家,《六..

王鏊(书法)

王鏊(书法):【小传】: 明景帝景泰元年—明世宗嘉靖三年(1450—1524)。字济之。江苏吴人。少有文才,成化间鄕试、会试俱第一,授编修。正德初进户部尙书,文渊阁大学士,加少傅兼太子太傅;刘瑾弄权,鏊不能救,求去官。家居十四年,廷..

丹阳晓发诗卷(书法)

丹阳晓发诗卷(书法):【简介】: 明·祝允明书。纸本。行草书。凡十一行,共六十八字。26×56.4cm。《石渠宝笈初编》着录,今载《故宫书画录》卷一。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刊于台湾《故宫历代法书全集》(五)。 【赏析】: 王穉登..

七言绝句卷(书法)

临黄庭经卷(书法)

临黄庭经卷(书法):【简介】: 明·祝允明书。纸本。楷书。凡六十三行,每行字数不一,共九百七十四字。22.3×73.2cm。《石渠宝笈三编》着录,今载《故宫书画录》卷一。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刊于台湾《故宫历代法书全集》(五)。..

次韵东园玩菊诗卷(书法)

次韵东园玩菊诗卷(书法):【简介】: 明·吴宽书于弘治十六年(1503),行书。纸本长卷。凡三十五行,行字数不一,共一百七十六字。36×305cm。故宫博物院藏。刊于《故宫博物院藏历代法书选集》(二)、日本《中国书道全集》(七)。..

曹植诗册(书法)

曹植诗册(书法):【简介】: 明·祝允明书。纸本。草书。共十一幅,每开16.3×28.7cm。上海博物馆藏。刊于《中国古代书画图目》(二)。【赏析】: 存世祝允明草书中,意态恣纵者不少。此册旣不纵狂,也非拘谨,其用笔以楷法入草,笔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