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去来辞卷(书法)

归去来辞卷(书法):

【简介】:

宋·苏轼书。纸本。行楷书。32×181.8cm。台北故宫博物院藏。《石渠宝笈初编》着录。刊于台湾《故宫历代法书全集》(二)。

【赏析】:

苏轼是陶潜的崇拜者,更是陶潜《归去来辞》的崇拜者。用金人王若虚的话说:“东坡酷爱《归去来辞》,旣次其韵,又衍爲长短句,又裂爲集字诗。”可谓推崇之极,效法之极!

苏公爲何对陶公的《归去来辞》倾慕备至?用他自己的话说:“渊明形神似我”,“如其爲人,实有感焉……欲以晚节师範其万一也。”苏轼在经历了大半生的坎坷仕途之后,身居贬所,处江湖之远,痛定思痛,在舒心澹泊的境遇中,忘却了爲人间荣辱营营奔波,也不需向朝中权贵俯首折腰,过着超然自得,安然閑适的生活,这自然使他想到了先于他六百多年那位陶靖节先生,想到他涉足官场误入歧途,翻然悔悟而“眷然有归欤之情”,终于躬耕壠亩,不肯爲五斗米折腰的行爲,自己也恍如自居陶世,目睹其事,而两心相契于千载;自然,陶渊明的这篇《归去来辞》便在苏轼心中产生了极大的共鸣。时而槪括爲词,时而集字爲诗,时而低吟,时而长啸,可谓高山仰止,心嚮往之了。

书写是卷《归去来辞》时坡公四十六岁,适値贬官黄州,他的好友马正卿爲他治得城东的营房废地数十亩,坡公耕植其间,名之曰东坡。在躬耕吟啸之余,意往神驰,濡毫展纸,挥笔写下了陶渊明这篇爲人千古传颂的《归去来辞》,眞是妙手书妙文,“以寄其意耳”。

《归去来辞卷》通篇用行楷书写成。用笔沉着、稳重、随意,眞是“点画信手烦推求”。以纵有行、横无列的章法,构成工稳、精丽、整洁、错落的格调,坡公对陶公的仰慕之情,流露于楮墨之间。再看其通篇行气,似不经意写出,细看却笔笔经意,字字呼应,行行贯气,眞有如坡公自己所云,如“万斛泉源,不择地皆可出”,“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形成了通篇淸新淡远,朴素自然和雅洁閑静的艺术风貌,给人以超然、恬适的美的艺术享受;恰到好处地用书法的形式反映了陶渊明原文那种雅放、平淡和高韵绝俗的风致,也是他追求陶渊明那种自然理想的“桃源”生活态度的眞率体现,形成了艺术形式和文章思想内容的高度和谐统一。把读之余,使人爱之如“精金美玉”,不忍释手。

为您推荐

次韵秦太虚见戱耳聋诗(书法)

次韵秦太虚见戱耳聋诗(书法):【简介】: 宋·苏轼书。纸本。行书。30.7×45.3cm。台北故宫博物院藏。《石渠宝笈续编》等着录。刊于台湾《故宫历代法书全集》(十一)。【赏析】: 赏读《次韵秦太虚见戱耳聋诗》,渐渐悟出“戱..

假寐帖(书法)

假寐帖(书法):【简介】: 宋·苏轼书。书于元祐八年(1093)八月十一日。纸本。行书。28.7×28.9cm。台北故宫博物院藏。《石渠宝笈三编》着录。刊于台湾《故宫历代法书全集》(三)。 【赏析】: 寥寥数语,一派田园风光,令人心..

李白仙诗卷(书法)

李白仙诗卷(书法):【简介】: 宋·苏轼书。书于元祐八年(1093)七月十日。蜡笺本。行书。34.5×108cm。日本大坂市立美术馆藏。刊于《中国美术全集·宋金元书法》。【赏析】: 此作苏轼书于五十八岁时,是其重要的代表作之一..

杜甫五言诗卷(书法)

表忠观碑(书法)

表忠观碑(书法):【简介】: 宋·苏轼书于元丰元年(1078)。搨本。145×84.7cm。刊于日本《中国书道全集》(五)。【集评】: 明《潜山堂金石文跋尾》:“比之蔡君谟有过之无不及,坡公最用意之作也。”明王世贞《弇州山人稿》:“..

苏轼(书法)

苏轼(书法):【小传】: 宋仁宗景祐四年—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少负才名,博通经史。嘉祐二年登进士第。除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直史馆。神宗朝王安石主政,创..

尊文帖(书法)

尊文帖(书法):【简介】: 宋·苏轼书。纸本。行书。26.1×18.9cm。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墨缘滙观》、《石渠宝笈续编》着录。刊于台湾《故宫历代法书全集》(十)。 【赏析】: 东坡书法,以天眞烂漫而超然于世;但这件短札,却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