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宋·苏轼书。纸本。行书。23×17.7cm。台北故宫博物院藏。《石渠宝笈续编》着录。刊于台湾《故宫历代法书全集》(十)。
【赏析】:
王履道曾云:“世学公书衆矣,剑拔弩张,骥奔猊抉,则不能无。至于尺牍狎书,姿态横生,不矜而妍,不束而严,不轶而豪,萧散容与,霏霏如甘雨之霖,森竦掩映,熠熠如从用之星,纡余宛转,纚纚如萦茧之丝,恐学者所未至也。”我们很佩服王履道的敏锐的审美眼光,那种丰富且细微的审美感受,那种啓人心志的审美联想,以及诗一般的语言。苏轼的《宝月帖》就是一幅尺牍狎书,欣赏此书,确实能感受到王氏所言的种种美感。
如果说此帖首两字“大人”尙未处于一种创作的沉酣状态,那么从第三字起一直到末一“首”字便是心手双畅,兴到笔随。每个字或如一人,姿态各具,皆以筋骨立形,皆以神情润色,灵变无常,务于飞动。苏氏耀其锋芒的用笔很多,在转折处呈圆笔的很多,笔画中的粗细变化很多;加上每个字结体较紧结,字与字之间又有几处大小错落,确实是从用笔、结体到布白都显示出一种姿态的横生。这幅法帖还不仅在于生动的姿态,而进一层则把这些都贯串起来,以行气贯串,以气脉贯串。我们应特别注意到字与字之间的关係。苏轼此幅中在每字行将结束时大抵都向左下轻轻地一甩笔,便留出一游丝,勾连着下面一字;或者上字末一甩笔仅露出一些锋尖,下字第一笔呈搭锋也仅仅露出一些尖锋,然而似断实连,颇见情致。
《宝月帖》笔法精严,但不拘束;姿态妍媚,但不做作。一切自在有法、无法之间。其实,他对晋唐各大书家的造诣,皆有极深的体察,闻见旣广,又勤于练习,更加以天纵之资赋,忠义浩博之胸怀,与其心所悟、目所遇、手所追,融贯一气,故能得心应手。另一方面苏轼作书讲究自我发挥,写人性情,因此不作形态的奴僕,而求精神之流露。这幅尺牍锋芒毕现,字态妍媚,行气流宕,眞如其人之风流倜傥。黄庭坚曾云:“余谓东坡书,学问文章之气,郁郁芊芊发于笔墨之间。”此幅虽仅四行四十二字,但是确能感触到笔墨之间的郁郁芊芊的学问文章之气。苏轼的萧散的性情和学问文章之气在这幅尺牍中得以充分的发挥和表露,再一方面,此幅行距爲字距的二倍,行款疏朗,与萧散的风神相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