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晴帖(书法)

新晴帖(书法):

【简介】:

宋·苏辙书。纸本。行书。凡七行,共四十二字。24.9×21.6cm。台北故宫博物院藏。《石渠宝笈续编》着录。刊于台湾《故宫历代法书全集》(十)。

【赏析】:

宋人书体常以丰润淸逸爲世人称道,而细赏苏辙书体,除具以上风韵外,倒也不失朴拙雄健之风。纵观书史,自唐至五代崇尙颜眞卿之端庄凝重者不胜枚举,而至苏辙,则又得一发展,他不仅深得颜眞卿革新书体之影响,并前追魏晋,后法五代,且受其兄、父书风薰陶,得以合称“苏体”而广爲后人追摹。《致定国使君尺牍》是一颇具苏辙特色的佳作,全篇虽寥寥数行,却能一窥苏辙书风大貌。“苏体”常以眞行见多,故而虽很少有草书那长空落雁般飘逸气势,但此作笔甚丰厚,精气内含,也不难品味出苏辙一贯所崇的“绵裹铁”求得内刚外柔之风。此卷因是书简尺牍,故而逸笔草草,似乎漫不经意,随手书来,轻松自如。然而,也恰恰是这不经意处,方能流露出苏书的笔致风韵,它外拙内美,求凝重而不呆滞,显婀娜而无轻佻,欲潇洒,却又有规矩可寻,欲风韵而又不失刚劲,不正是所谓的“粗服乱头,方得其眞”吗?

眞行相间,却能充分体现字体的节奏与韵味,其兄苏轼有云:“眞书难于飘扬,草书难于严重,大字难于结密而无间,小字难于宽绰而有余。”此书恰以眞行相间,大小得体,经营有序,静中见动,介于飘扬与严重间,可见苏辙是深通以上书理的,这也正是苏辙此作的艺术独到之处。

为您推荐

东武帖(书法)

东武帖(书法):【简介】: 宋·苏轼书。纸本。行书。28.7×66.1cm。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墨缘滙观》、《式古堂书画滙考》、《石渠宝笈续编》等着录。刊于台湾《故宫历代法书全集》(十一)。 【集评】: 元黄石翁跋:“坡公虽..

苏辙(书法)

苏辙(书法):【小传】: 宋仁宗宝元二年—宋徽宗政和二年(1039—1112)。字子由,号颍滨,又号栾城。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轼弟。十九岁登进士科,官至尙书右丞,进门下侍郞。以太中大夫致仕。卒謚文定。子由性..

书和靖林处士诗后帖(书法)

书和靖林处士诗后帖(书法):【简介】: 宋·苏轼书。纸本。行楷书。凡十四行,一百九十五字。《式古堂书画滙考》着录。刊于《故宫周刊》。【集评】: 明王世贞跋:“长公书法匀稳妍妙,风神在波拂间,而丽句层出,尤刺人眼。”淸王鸿..

西楼帖(书法)

蝶恋花词帖(书法)

蝶恋花词帖(书法):【简介】: 宋·王诜书。纸本。行书。共十行,3.13×271.9cm。故宫博物馆藏。刊于《中国书道全集》(五)。 【集评】: 宋黄庭坚《山谷题跋》:“余尝得蕃锦一幅,团窠中作四异物,或无手足,或多手足,甚奇怪,以爲书囊..

治平帖(书法)

治平帖(书法):【简介】: 宋·苏轼书于熙宁二年(1069)。行书。纸本。29.2×45.2cm。后有赵孟頫、文徵明、王穉登跋。《平生壮观》、《古物陈列所书画目录》着录。故宫博物院藏。刊于《故宫博物院藏历代书法选集》(二)、..

前赤壁赋卷(书法)

前赤壁赋卷(书法):【简介】: 宋·苏轼书。纸本。行楷书。23.9×258cm。台北故宫博物院藏。《石渠宝笈初编》着录。刊于台湾《故宫历代法书全集》(二)。【集评】: 明文徵明跋:“右东坡先生亲书《赤壁赋》,前缺三行。谨按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