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宋·黄庭坚书于元符二年(1099)。绢本。30×1821cm。宁波市天一阁文物保管所藏。刊于《中国美术全集·宋金元书法》、日本《中国书道全集》(五)。
【赏析】:
黄庭坚的草书无疑受到唐人狂草的重要影响,但他的过人之处,在于将唐人狂草对空间的大胆分割转接到他自己形式舒展开朗和性格从容閑雅的基础之上。
他的行书很有特色,但尽可能伸展的某些长画使这种行书没法採用更多的连笔,这种形式构成与唐人狂草、与一切草书都格格不入,然而,黄庭坚却设法融贯了这一切。他改变了草书中以运动的连续性爲组织作品线索的惯例,许多收笔和起笔没有运动上的联繫,有时距离很远,不时出现的长画也加强了这种感觉—爲了维持作品的连贯性,他更多地使用缩小各字之间距离,甚至使各字互相挿入对方空间的办法。草书疾速的运动在他这儿慢了下来。一方面是他作爲宋代士大夫的代表人物之一,已经不具备那种奔放激越的性格。“投荒万死两鬓斑,生入瞿塘滟滪关;未到江南先一笑,岳阳楼上对君山。”一切波澜皆须化爲澄碧。这是宋人的审美理想。另一方面,就形式构成而言,旣然以空间的贴近、黏合爲第一动机,便不能再让运动节奏处于引人注目的地位,否则作品的统一性将受到损害。于是速度在他的草书中退居第二位。
这件作品代表黄庭坚草书的典型风格。各字之间联繫紧密,疏密对比强烈,使作品形成不同节奏的区域,但由于每一字的空间仍然具有强烈的内向性、收敛性,密处各字未能很好融合,有时造成拥挤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