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淸连年帖(书法)

上淸连年帖(书法):

【简介】:

宋·薛绍彭书。纸本。行书。纵26.1cm。《珊瑚网》、《式古堂书画滙考》着录。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刊于台湾《故宫历代法书全集》(二)。

【赏析】:

薛绍彭当年与米芾齐名,但他没被后人列入“宋四家”中,对后世的影响也远不如苏、黄、米、蔡。这不是没有缘由的。当时,苏、黄尙变法,欣赏张融“不恨臣无二王法,恨二王无臣法”的态度,努力另闢蹊径,而米芾则潜心研习二王法书,致有“集古字”的调侃。薛绍彭学书的道路与米芾相近,极力学二王,他摹刻的《兰亭》爲世所重,因此时人以“米薛”并称。但是,米毕竟高于薛,他不仅笔性极好,仿写每能作僞乱眞,而且个性强烈,所以入而能出,最后独具面目,形成“米字”。薛则终身盘桓二王足下,未能铸成个人风格。

不过,薛绍彭学二王还是成就可观的,也极不容易,诚如黄庭坚所说:“世人但学《兰亭》面,欲换凡骨无金丹。”这幅《上淸连年帖》墨迹,一方面可以看出他学二王的造就,另一方面又可看到他也受过唐五代乃至同时代人的影响。整篇布局,无疑是按《兰亭》规模,只是匀称有余而参差不足。前半部分与后半部分在写法上略有不同。前半部分恪守二王家法,笔意温润,结体雅正,某些二王法帖中出现过的字甚至近乎是摹集过来的,似曾相识,确是二王书法的嫡传。后半部分笔势稍纵,接连出现草书字体夹杂其中,而有越写草书越多,最后两行和一段小跋则全以草书写成。同时,这裏面还夹杂了近于孙过庭《书谱》和李建中的书体。末尾第三行的“友”字简直是出于米芾之手。总之,这倒是一件眞正的“集古字”的代表作,当然主旋律还是“学王”。追踪二王,笔致凝敛时,每见其胜,后人可从此窥得学王门径。笔势略纵,则常有映带太过的问题。这件作品留给了观者这样一个问题:从事书法艺术应如何继承传统,广採博收而又统一自如不见痕迹,去形成自己的独特书风。郑板桥“学一半,撇一半”,“实不能全,亦不必全”的主张可能对人有一点啓发。

为您推荐

苕溪诗卷(书法)

苕溪诗卷(书法):【简介】: 宋·米芾书于元祐戊辰(1088)八月八日。行书。墨迹。纸本。三十五行,二百九十四字。30.2×189.5cm。钤有“绍兴”、“乾隆御览之宝”、“宣统御览之宝”等印,帖后有米友仁、李东阳跋。现藏故宫博..

捕蝗帖(书法)

捕蝗帖(书法):【简介】: 宋·米芾书。纸本。行书。30.2×46.4cm。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刊于台湾《故宫历代法书全集》(二)。 【赏析】: 此行书翰札,结字用笔十分精彩。用笔能迟涩者往往不能劲利,米书则兼而有之。米芾用笔提..

云顶山诗帖(书法)

云顶山诗帖(书法):【简介】: 宋·薛绍彭书。纸本。行楷书。纵26.1cm。《珊瑚网》、《式古堂书画滙考》着录。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刊于台湾《故宫历代法书全集》(二)。【赏析】: 薛书《云顶山诗帖》墨迹,爲行书中法度严谨之..

遒味帖(书法)

参政帖(书法)

参政帖(书法):【简介】: 宋·米芾书。纸本。行书。又称《太简帖》。凡三行,每行字数不一。共二十七字。上海博物馆藏。刊于《中国书画图目》(二),日本《中国书道全集》(五)。 【赏析】: 米芾书法以行书成就最高,观其用笔之..

李太师帖(书法)

李太师帖(书法):【简介】: 宋·米芾书。纸本。行书。凡五行,三十九字。26.2×32.6cm。《式古堂书画滙考》、《墨缘滙观》、《石渠宝笈》着录。刊于日本《书道全集》(十五)。 【集评】: 淸安岐《墨缘滙观》:“行书七行,笔法..

研山铭帖(书法)

研山铭帖(书法):【简介】: 宋·米芾书。纸本。行书。凡十一行,三十九字。35.8×136.3cm。上海书画出版社有影印本。【赏析】: 此作也系米芾大字行书墨迹,但较《虹县二题》及《多景楼》字体爲小。此书点画如刀劈斧斲,结字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