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北齐天保六年(555)七月刻,李淸作,燕州释仙书。亦称《李淸报德像碑》。摩崖石刻。正书。三十行,行四十一字。在山西平定东三十余里石门口长国寺前岩上。淸初搨本第十四行“阴灌里人也”之“阴”字完好。《中国书法大辞典》着录。
【集评】:
淸王昶《金石萃编》:“书法高深,爲北朝杰作。”近代康有爲《广艺舟双楫》列爲“能品下”。称其:“洞达之《报德像》岂若《李仲璇》也。”
【赏析】:
报德像碑书法烂漫淸超,在北朝书法遗迹中别具风采。它用笔妙于方圆结合,藏露相发,笔间多有篆意,意韵以涵泳深邃爲基调,间施露锋,耀其精神,故给人厚积薄发之感。北魏书大都以峻拔阳刚取胜,书入北齐,也多承魏緖。如此碑含蓄隽逸者不在多数,《张黑女》与此相似但浑融更胜。报德像碑的笔画,还以墨韵见长,所以丰肌玉骨,润彩秀发。例如“主”、“于”、“物”、“扰”、“连”等字,尤爲突出。
报德像碑的结体精丽,善参差错落,得散朗眞率之趣。虽偶有支离之失,然瑕不掩玉,仍无碍大观。如“扰”字、“藏”字、“灯”字等,都是形朗透而神聚会的佳构,而“放”字则不免涣散。书法的结体,至关重要。过于严谨,便呆板、塞滞;过于错落参差,则神难聚会;而形散朗神聚会则尤属难能。《报德像碑》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