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贤墓誌(书法)

刘贤墓誌(书法):

【简介】:

南北朝碑刻,年月不详。额阳文,篆书“刘□主之墓誌”六字。碑阳隷书,六行,行十一字。碑阴隷书,六行,行十一字。一九六三年出土于辽宁朝阳西上台。

【赏析】:

《刘贤墓誌》出上于边远的少数民族地区,该碑的书写者尙未受到楷书时代潮流的影响,尙未掌握楷书的要领,故其仍然保持了汉隷风骨和遗意,是隷书向楷书演变过程中的产物。观其书法,其用笔方者如刀切斧断,圆者又敦厚浑朴;时而以行草取势,时而又径取篆法。其结体大小不一,参差错落,或顺其大小自然,或展其大、缩其小,整个篇章构成了一种错落有致、浑穆天然的稚朴美。从其笔情刀意以及拙朴的结体中,人们不难看出,书写者并非书法高手,然而他又似乎是有意识地在楷、隷、篆、行之间寻找一种表现自我的意象,字裏行间反映出了当时少数民族地区的那种纯朴、浑穆、粗犷、剽悍的民风和性格。我们也不难联想到,爲什么在一千二百多年之后,会出现一位以非眞非草、非隷非篆的以”六分半书”闻名的郑板桥来。

该墓誌书法体在隷楷之间,但尙有浓厚的隷意,这显而易见。其风格古茂浑朴,意态拙陋而庄和,点画血肉丰腴,浑厚笃实,颇多柔曲之致。用行书笔意写隷楷,是此誌的一大特色,故其体貌尤爲罕见。刻工较佳,使观者易于感受作者的书意笔情。碑中重複出现的同一个字,写法各异,意度亦有所不同。最有趣的是,北方边远的《刘贤墓誌》与南方边远的《爨宝子碑》,都在由隷向楷演变的过程中,呈现出相似的精神内质,即便是石的正反两面书风同中存异的现象,也相类似。只不过《刘贤墓誌》多圆曲之致,而《爨宝子碑》则多方直之势罢了。

为您推荐

豆卢通世子僧奴造像记(书法)

豆卢通世子僧奴造像记(书法):【简介】: 隋开皇元年(581)四月刻。正书。七行,行存三十二字。有方界格。后题名十八行。在山西平定。 【赏析】: 随着隋朝统一中国南北疆土,书法艺术也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即楷书的承前啓后时..

李雄墓誌(书法)

李雄墓誌(书法):【简介】: 全称《大周大象二年岁次庚子十二月壬子朔九日庚申开府参军事李义雄之铭誌》。北周大象二年(580)十二月刻。正书。十一行,行四至八字不等。22.8×49.3cm。赵万里辑入《汉魏南北朝墓誌集释》。..

白实造中兴寺石像碑(书法)

白实造中兴寺石像碑(书法):【简介】: 西魏大统元年(573)四月立。正书。二十五行,行二十字。有直界。下题名二列,列三十五行,字数不等。《中国书法大辞典》着录。 【赏析】: 《白实造中兴寺石像碑》是北朝书法中方正骨骾、..

石柱颂(书法)

时珍墓誌(书法)

时珍墓誌(书法):【简介】: 全称《僞齐在京爲荷玉释褐辟任□□戌主赠车骑将军时珍墓誌》。北周宣政元年(578)十二月刻。正书。十五行,行十五字至十六字不等。42.5×37.3cm。淸光緖七年(1881)山东诸城西古娄鄕出土。曾归长..

李元海兄弟七人等造四面像(书法)

李元海兄弟七人等造四面像(书法):【简介】: 北周建德元年(572)九月刻。正书。十九行,行九字。末署岁月一行。上像旁题名九人。阴题名五列,列十行。左右侧题名各四列,列四行。《中国书法大辞典》着录。 【赏析】: 北朝碑刻..

慕姜公像碑(书法)

慕姜公像碑(书法):【简介】: 北齐武平元年(570)十月立。隷书。二十四行,行四十字。《中国书法大辞典》着录。 【赏析】: 在南北朝这个朝代更叠的时期,书法艺术也处在一个由隷变楷的过渡阶段。在这个楷书演变的过程中,出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