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齿常之墓誌(书法)

黑齿常之墓誌(书法):

【简介】:

全称《大周故左武威衞大将军检校左羽林军赠左玉钤衞大将军燕国公黑齿府君墓誌文》。唐圣曆二年(699)二月十七日刻。正书。四十一行,行四十一字。86.6×86.6cm。一九二九年十月于河南省洛阳市北邙山出土。一九三二年春归李根源。李根源《曲石唐誌目》着录。李希泌辑入《曲石精庐藏唐墓誌》。

【赏析】:

此誌美而不媚,有萧散俊朗之趣。我们可以从间架与用笔两方面与其它作品作一比较。

颜书尽量把方格塞满,靠边竪笔外凸,加以竪笔粗壮,如肌肉发达的举重运动员,从整体到构件,都精力弥漫,在力的表现上,无与伦比。柳书则反颜体的外扩爲内敛,笔画尽力向中心靠,中宫收缩,四肢伸长,字形不再方整而呈多种变化。柳的用笔自颜书出,紧缩的间架决定了他用笔不能粗壮,这种瘦劲的颜式用笔与中宫收缩的间架,构成了柳书特色。欧体也是紧缩的方形,但四边内凹,与硬劲的用笔配合,构成险劲峭硬之趣。

此誌书风,与欧颜柳的着意用力的路子全然不同,间架依字成形,可斜可正,可长可扁,不若欧颜之方正;长笔随意伸出,又不若柳书之紧缩中宫。其用笔多随意爲之的弧线。它没有欧柳的骨力劲健,没有颜书的气势磅礴,而在安详閑适的书写过程中,自然流露出书者的功力、学养、天性,意态萧散,骨俊神淸。

为您推荐

敦煌不畏刀兵写经残卷(书法)

敦煌不畏刀兵写经残卷(书法):【简介】: 唐武周时期(684—704)的写经。黄麻纸。残卷49.3×255cm。存二十八行,行十七字。淸光緖二十五年五月(1899)在敦煌莫高窟出土,现藏甘肃省博物馆。《敦煌遗书书法选》影印。 【赏析】:..

袁府君墓誌(书法)

袁府君墓誌(书法):【简介】: 全称《大周故相州刺史袁府君墓誌铭》。唐武周久视元年(700)十月刻。正书。三十行,行三十二字。70×74cm。盖篆书“大周故袁府君墓誌铭”。三行,行三字。河北道安抚大使狄仁杰撰书。 【赏析】..

李勣碑(书法)

李勣碑(书法):【简介】: 全称《大唐故司空太子太师上柱国赠太尉扬州大都督英贞武公李公之碑》。唐仪凤二年(677)十月立。高宗李治撰并书。行书。三十二行,行约九十余字。额篆书“大唐故司空上柱国赠太尉英贞武公碑”十六..

昇仙太子碑(书法)

张庆之墓誌(书法)

张庆之墓誌(书法):【简介】: 全称《唐孝廉张君墓誌之铭》。唐天授三年(692)正月刻。正书。十五行,行十六字,有方界格。43.6×43.6cm。盖正书“唐孝廉张君墓誌之铭”三行九字。淸道光年间湖北襄阳出土,移置襄阳中学。辛亥军..

美原神泉诗碑(书法)

美原神泉诗碑(书法):【简介】: 唐·尹元凯书于垂拱四年(688)。搨本。篆书。凡五行。陕西省博物馆西安碑林藏。刊于日本《中国书道全集》(三)。【赏析】: 唐人很少作篆书,蔚然成家者,勉强可以推出李阳冰等数人。篆书李少温..

张景之墓誌(书法)

张景之墓誌(书法):【简介】: 原题《□处士张君墓誌铭》。唐天授三年(692)正月六日刻。正书。十七行,行十七字。43.6×44.3cm。盖篆书九字“大唐故处士张君之铭”。淸道光年间于湖北襄阳出土。淸陆增祥《八琼室金石补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