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嘉残碑(书法)

阳嘉残碑(书法):

【简介】:

也称《少仕州郡等字残碑》、《黎阳令残碑》。东汉阳嘉二年(133)刻。淸汪鋆推爲永和元年(136)。淸光緖元年(1875)在山东曲阜出土。后归海丰吴式芬。光緖十八年(1892)遭大火焚毁。据淸陆增祥《八琼室金石补正》记:“高一尺六寸五分,广二尺,字径一寸半。”隷书。碑阳存十一行,行七至十字不等。共九十二字。碑阴存三列,上列五行,中列十二行,下列十一行,共八十五字。有翻刻本。《中国美术全集》书法篆刻编(1)收入。

【赏析】:

阳嘉残碑的用笔比较自由。隷书通常讲究的“藏头护尾”笔法,这裏虽也遵循着,但锋芒外露的写法却时而出现。例如碑阳“贷、夜、功、无、光、分、冠、天”等字。这类笔画参差在圆浑含蓄的主体笔画间,增加了整个字的灵性与动感,特别是万毫重铺所形成的犀利的“燕尾”挑笔,更突出了它的阳刚之气。

阳嘉残碑的结体也是非常活泼的。总的看是以横势爲主,以平正爲尙,若细緻分析,依形就势,平正中见奇者也不乏其例。这一点,尤其是在碑阴表现得更充分一些。例如三个“刘”字的写法,“刂”部笔画的长短以及与左半部分的关係,无一雷同。再如“故吏”二字末笔挑脚的方向、长短及弯曲程度,也各有姿态。

阳嘉残碑在艺术上的局限性,也是显而易见。例如,和《乙瑛》、《曹全》相比,有的字不太讲究笔画内含的骨力,有的字结体则显得松散一些。

隷书发展到汉末桓灵之际,出现了顶峰,其用笔的周到与结体的严谨,是成熟有过。这是隷书书法的最高顶点,是几百年来酝酿、提炼的必然结果。但从另一方面讲,这种周到严谨的用笔与结体,有时却形成一些固定的模式,它们在艺术的发展中,成爲僵化的因素。阳嘉残碑刻在东汉中期,还处在隷书的上升阶段,所以,儘管它用笔结体不那么严谨、那么周到,却恰恰在艺术面貌上,表现了较大的自由性与活泼性。而这一点,正是艺术的生命之所在。

为您推荐

西狭颂(书法)

西狭颂(书法):【简介】: 全称《汉武都太守汉阳河阳李翕西狭颂》。也称《李翕碑》、《惠安西表》。汉建宁四年(171)六月十三日刻。摩崖书。在甘肃成县摩崖。隷书。二十行,行二十字。最前有篆书“惠安西表”四字。后刻丞..

甘谷汉简(书法)

甘谷汉简(书法):【简介】: 书于东汉桓帝延熹元至二年(158—159)。隷书。23×2.6cm。松木製。共二十三简。简面墨书两行,每简容字六十至七十。由于简朽墨脱,仅残存九百六十四字。一九七一年出土于甘肃省甘谷县刘家岔汉墓..

少室石阙铭(书法)

少室石阙铭(书法):【简介】: 也称《嵩山少室石阙铭》、《中岳少室石阙铭》。无刻石年月。据淸王澍考爲东汉延光二年(123)三月刻。在河南登封邢家铺。与《太室石阙铭》、《开母庙石阙铭》合称爲《嵩山三阙》。分东西两阙..

沈传师(书法)

玄秘塔碑(书法)

玄秘塔碑(书法):【简介】: 全称《唐故左街僧录内供奉一敎谈论引驾大德安国寺上座赐紫大达法师玄秘塔碑铭并序》。唐会昌元年(841年)十二月立。386×120cm。裴休撰,柳公权书并篆额,邵建和、邵建初镌字。正书。二十八行,行..

卢璠墓誌(书法)

卢璠墓誌(书法):【简介】: 全称《唐故归州刺史卢公墓誌铭》。李行修撰。唐元和十四年(819)九月九日刻。正书。三十一行,行三十一字。66.6×66.6cm。河南省洛阳市北邙山出土。一九三二年春归李根源。李根源《曲石唐誌目..

楚金禅师碑(书法)

楚金禅师碑(书法):【简介】: 全称《唐国师千佛寺多宝塔院故法华楚金禅师碑》。唐贞元二十一年(805)立。僧飞锡撰,吴通微书。正书。三十二行,行字数不一。在陕西西安。淸王昶《金石萃编》着录。【集评】: 明王世贞《弇州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