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东汉元初二年(115)六月刻。隷书。十二行,行八字。存“贤良方正”等九十三字。断爲上下两段。上段,民国二年(1913)在河南安阳出土。后归姚贵昉,又归天津王竹林。今藏天津市艺术博物馆。又称《贤良方正等字残石》。下段,淸嘉庆三年(1798)安阳令赵希璜得于安阳丰乐鎭西门豹祠内。今在河南安阳市文化馆。隷书十一行,行六至九字不等。存“允字子游”等七十九字。有民国五年(1916)安阳翻刻本。上海艺苑眞赏社有影印本,上海书画出版社《篆隷》(下)收入。《中国美术全集》书法篆刻编(1)收入。
【集评】:
淸郭尙先《芳坚馆题跋》:“此《子游碑》,结体在《韩勅》、《郑固》之间,东京初年书类如是,观其古澹,足正魏、晋以后矫强之失。”康有爲《广艺舟双楫》:“有拙厚之形,而气态浓浑,笔颇而骏,殆《张黑女碑》所从出也。”
【赏析】:
汉朝的通用文字—隷书是相对于篆书的创新文字。隷书虽然始创于战国与秦朝,但由于秦朝本身国祚短暂,隷书的崛起就落到了大统一的汉朝。汉代是我国书法艺术的一个光辉灿烂的时期,隷书在我国书法艺术史上佔有重要的位置。隷书在东汉已发展到相当成熟的阶段,流派纷呈,群芳争妍,各有特色。《子游残碑》就是汉隷衆多碑刻中的一朶奇葩。
粗观此碑的上、下段,使人感到虽然因年代久远,风化剥蚀漫漶,有的笔画模糊甚至残缺不全,但倘若细细品味,从字裏行间亦能窥出人们开始注意到了文字书写的美,文字书写旣作爲实用手段,又作爲欣赏对象而被人们所接受了。《子游残石碑》以它独特的艺术风貌呈现在我们眼前,拙朴中见秀美,在端正中显生动。窥其用笔、结体,都有自己的独到之处。不讲求点画的圭角变化,不追求提按的妩媚多姿,却强调厚重古拙,转折趯鈎皆有定式。用笔圆浑自如,在静穆中求雄强是其明显特徵。至于平正处出险峻、严整中有变化,更是它的书法高度所在。
《子游残碑》是汉隷体系中境界比较高的作品。是属于挥洒自如而内蕴法度、妙趣横生而天眞自然的一种格调。观赏《子游残碑》我们可以看到:辉煌鼎盛的汉代,人们开始意识到蕴藏于书法作品中作者的性格、情趣等种种丰富的内涵。
因此,康有爲在《广艺舟双楫》中评其书云:《子游残碑》有拙厚之形,而气态浓深,笔势健骏,是《张黑女碑》和六朝一些石刻的风格出处。《子游残碑》眞不愧爲东汉早期隷书的珍品。